外電:以色列、真主黨和06年網路戰爭

人氣 7

【大紀元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 有史以來最大型的網路戰爭正在悄然醞釀中,而其參與者並不限定於中東。

「每日科技」 (Daily Tech) 網站8月3日在其部落格(Blog)發表霍夫曼(Michael Hoffman)的文章「以色列、真主黨和2006年的網路戰爭」(Israel, Hezbollah, and the Cyberwar of 2006)。文章說,互聯網是強大的工具,它再次被對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感到不滿的團體當成宣傳機器使用,反之亦然。很多美國政府網站曾是駭客團體鎖定的目標。最新的受害者是被一個智利的駭客團體所攻擊的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隨著中東情勢的嚴重性逐步升級,安全專家預期以色列和美國的電腦伺服器會遭受進一步的攻擊。

到目前為止,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不同的政府網站和微軟公司都曾被攻擊過。不幸的是,這些50台左右外界得知的機器在兩週前所受的攻擊只是冰山的一角。這些系統所受的攻擊與以色列和阿拉伯的電腦相比還算少量,但是雙方都盡力隱瞞被攻擊的程度。

來自中國和美國的駭客從2001年初起就偶爾會互相比試功夫。第一場網路戰爭開啟於2001年4月的美國間諜機和中共戰機擦撞事件後。中國和美國的數千個網站被塗鴉和攻擊長達1個多月的時間,這場衝突因而被稱為第一次主要的網路戰爭。

這場2001年的中美網路戰爭的不同之處是雙方政府都參與了一部份,而損失也相當慘重。黎巴嫩報紙報導說,大多數真主黨支持的電視和廣播電台已經受到波及,現在不論誰控制了這些媒體都發送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撒謊的訊息。歐洲和俄國受到攻擊的個人電腦曾經一直發送反猶太和反阿拉伯的仇恨信件。以色列方對哈瑪斯和真主黨網站的攻擊已經有效地癱瘓了雙方的部分互聯網設施,但以色列方加以否認。

數位戰爭無疑地是現代戰爭的一部份─電子諜報和電子儀器干擾的歷史幾乎就像電子儀器一樣長。數位戰爭的新的一方面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這場數位戰爭中,參戰的戰士們可以悠哉地利用自己的數據機真實地和政府情報單位一起對相同目標執行駭客和反駭客的任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黎巴嫩總理:安理會決議案尚無進展
以色列人群像:來自貝魯特的猶太家庭
攻擊黎巴嫩至今  以色列花費近十六億美元
中東停火現分歧 以軍擴大對黎攻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