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陸移民過好移民生活的經驗之談

人氣 5
標籤: ,

移民是人生重大決定,沒有一門考試可以保證人人高分過關,也沒有人能夠保證所有移民能順利落戶。
  
近年網上關於加拿大移民的負面消息很多,一時間似乎加拿大成了移民陷阱的代稱,個人以為,一方面越曲折的經歷越引起媒體注意,一方面失敗者似乎比成功者更願意分享經歷,不敢說這些文章不客觀,但是從我個人移民加拿大的經驗,這樣一面倒的聲音是有失偏頗的。
  
一直有心寫這篇文章,不想引起論戰,只希望能幫助後來的同胞仔細分析移民決定,更好地適應。加拿大地廣人稀,200多年移民史,比中國略大的土地仍然只有3千萬人口, 除了BC省,大部分地區冬天冰雪酷寒,即使歐洲移民也有很多適應不良,回流或向美國比較溫暖的地方遷徙。
  
好在加拿大法律規定冬天室內溫度必須在21攝氏度以上,凡是有人活動的建築物基本能達到要求, 我家是上海人,江南一帶冬天濕冷,室內沒有取暖管道,經常是室外零下3度,室內零下1度,手腳長凍瘡是常事, 現在條件好了空調普及,但似乎也沒多少人家能整個冬天24小時保持20攝氏度以上,一般大中小學校教師仍然沒有取暖設備,住慣加拿大的,回江南一帶會覺得挨凍。
  
閒話少說,這幾年網絡普及,什麼信息GOOGLE一下都能找到,跟早年留學生到圖書館借大學年鑒,對要去的地方兩眼一抹黑的情形是大不一樣了。
  
新移民要在加拿大迅速適應發展,要麼帶足夠資本過來,從小生意做起,過個小康日子, 要麼有很強技能,找份專業工作。
  
有能力的人在那裡都能生存,加拿大是個移民社會,上溯幾代人人都是移民,憑本事吃飯,雖說因為文化語言差異中國新移民遇到的困難會多些,並沒有誰專門歧視中國人, 倒是有些懶散的本地人競爭不過新移民,罵罵咧咧,說實話還不知誰看不起誰呢?

做了幾年新移民就業輔導義工,我看到越來越多新移民準備充分,在本地就業市場上競爭力非常強,他們一般具備的條件是:

在國內知名外企有數年中層工作經驗,動手能力強,英語口語足夠工作交流

有很強專業背景,對行業專用軟件,國際慣例,西方管理思路非常瞭解
  
準備移民時就開始關注加拿大就業市場,開始考加拿大行業證書。或者出來前已經聯繫好學校,一落地先開始唸書,畢業時有本地學歷,紮實的國內外企經驗,很多比本地同學工作都找得好。
  
臨行前已經在很多加拿大華人網站瞭解到很多相關信息,經常和同學,校友,同行網友交流。(我在大多倫多做企業財務,如果你是財務方向,有以上條件而找不到工作的,和我聯繫,保證幫你介紹到獵頭公司)
  
確實也遺憾地看到很多新移民過來找不到工作,一般有這幾種情況:
  
在國企,機關工作數年,除了處人事寫報告,專業和英語都已荒廢
  
管理崗位做了幾年,專業動手能力已經落後,在加拿大做管理語言又不夠強,不能上台做報告,不能寫專業英語文件。
  
無論你在國內學歷多高,職位多高,積蓄多少,畢業於多麼名牌的學校,到一切從頭開始的地方,靠的全是實力,切勿盲目自信,也不要責怪加拿大社會不承認中國學歷經驗,我自己就是在中國念的大學本科,也看到很多朋友靠國內學歷經驗找到工作,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素質。
     
如果你有決心連根拔起,從頭創業,那麼以下是我的一些勸告:

家庭比什麼都重要, 無論多麼困難,不要夫妻孩子長期分離, 太多新移民為了怕妻兒受苦兩地分居,結果家庭破裂,實在是不值得的。

夫妻同心,一起進修打工,一家人團結沒有過不去的坎。
  
申請移民不要太依賴中介

加拿大移民局那套打分制度就是為了提高移民成功率,希望新移民自身夠條件迅速融入, 如果分數不夠,不要相信中介幫你」做」文件,請仔細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適合移民,是否有決心有能力加入一個英語社會。

世上沒有救世主,中介能做的很有限,未來要靠自己計劃,不要借口看英文原件太頭疼,資料文件自己都不過目,連查字典的功底耐心都沒有,到了加拿大能不吃虧上當,能找到工作嗎?
  
語言是滴水穿石的工夫,一刻不可懈怠, 千萬不要抱僥倖心理,以為到了加拿大再學不遲,唐人街有的是移民幾十年仍不懂英語的華人!
  
無論你是怎樣的人才,如果不能流利地用專業英語交流,僱主怎麼能確定你的能力?
  
如果你的專業國內國外相差很大,或者已經丟下專業多年,要找專業工作的唯一出路是進修。
  
一般登陸1年後即可申請國家貸款,上學讀書, 現在移民都有點積蓄,最好是出國前就考好T G,申請好學校,自己出一年學費生活費並不太貴,再申請貸款或假期打工完成學業。
  
加拿大專業人士都有自己協會,雖然是民間組織,勢力比政府機構還強, 醫生,律師,工程師,會計師,審計師,教師,很多職位必須有專業協會認證, 不要到了加拿大才埋怨中介,這些情況自己在移民之前就應該打聽清楚,
  
如果要轉專業的話,請千萬慎重, 中國人最愛湊熱鬧,什麼專業熱,立馬出現一大群中國學生,
  
幾個原則請考慮 :

轉專業最好能用上自己原先專業經驗, 我認識幾個朋友,國內會計師到這裡念稅務,畢業前就有幾個工作在手,國內IT到這裡念財務,暑假實習就進了大公司做IT審計,轉part-time讀書,學費都讓公司報銷不少,
  
請多考慮自己興趣,能力,特點,最忌跟風,聽說什麼好找工作就念什麼
  
有句話說: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華人聰明勤奮,有成就的非常多, 我因為做義工,接觸了很多在自己專業內嶄露頭角的熱心同胞,自己也學到很多東西。
  
不是我勢利眼兒,實在很不贊成很多新移民張羅著一定要在唐人街,華人聚居的地方落腳, 吃飯辦事固然是很方便,一切都有普通話服務,但是你出國是為了專說中文來的嗎? 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語言環境,英語怎麼進步?

加上身邊每個人都告訴你中國人找不到專業工作啦,在這讀書畢業一樣受歧視啦,還是快快打工啦,鐵打的決心都會動搖, 很多人甚至沒有試一下就放棄專業,打工去了,非常可惜。
  
我在加拿大唸書的時候也打幾份工,中餐館裡切肉洗廁所都幹過, 現在想來真是個非常好的鍛煉,把我從嬌生慣養的上海獨養女兒變成能吃苦耐勞的好員工, 有過那段經歷,如今工作上什麼難題都應付自如,

就個人來說,加拿大打工學習工作是重要人生經歷, 幾年來我相繼在加拿大企業,美資,歐洲企業工作過,職位待遇和同齡加拿大同學比也應該在平均線以上, 無論是在加拿大還是回國發展,無論爭取事業還是做幾年全職主婦,我有充分選擇餘地和充分的信心。
  
吃苦沒什麼可怕的,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幸運只光顧有準備的人, 新移民一個是要有吃幾年苦的準備,一個是始終不要放棄夢想: 我們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來,是為了學習提高而來!

(新聞來源:多倫多在線)

相關新聞
李家同:要好的生活,就需要更多的電力
趣味測驗 : 你現階段最重視什麽?
溫哥華華裔市議員黎拔佳將出席健康城市論壇
小S化身女牛仔代言 帶上班女郎齊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