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營經濟產值占總產值六成五

標籤: ,

【大紀元9月2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 2006年9月23日華盛頓報導)中國公佈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中國民營企業去年的產值至少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預計在5年之內,非公有制經濟在中國整個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例將達到四分之三。觀察人士認為,私有經濟的壯大凸顯了中國公有制經濟的管理體制和經濟效益方面的各種問題。

中國這個星期發表的“2006年中國民營經濟藍皮書”把去年非公有制的民營經濟創造的社會財富的份額提高到百分之50。這份由中國政府部門、工商團體和社會科學院共同撰寫的民營經濟報告顯示,如果把外資企業計算在內,2005年私營經濟創造的產值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百分之65。

報告預計,到2010年,中國民營經濟將占全國GDP的四分之三左右,成為中國創造就業和稅收、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增長快 企業規模將擴大*

報告指出,過去5年來,中國國內的民營投資總量以每年三成的速度增長,私營部門無論是企業數量、資產總值、銷售收入、還是工業增加值和實現利潤,都保持年均百分之50的增長速度。

中國官方媒體引述經濟界人士的話說,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個體私營經濟增長率將明顯高於全國經濟增長的平均速度,在企業數量和經濟總量增加的同時,民營經濟的規模將明顯擴大,不但有更多的私營公司進入全國大型企業行列,可能還會有幾家民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

*以較少資源創造較大財富*

中國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以來20多年的時間裏,從無到有,取得了很大成績。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王一江在接受採訪時說,考慮到民營企業以較少的社會資源創造出較大的社會財富這個事實,它的發展更是難能可貴,也凸顯了中國國有企業的存在的問題。

王一江:“民營企業的產值大於國有企業一倍,但是它的資源來源卻遠比國有企業受限制。比如中國幾大國有銀行、整個銀行體系的貸款取向,在我印象裡有百分之70以上的貸款流入國有企業,就是說,國有企業以百分之70以上的資源生產出百分之30的社會財富,反映出它效益的低下。”

*國企民企兩重天*

說起國有企業,中國媒體和官員常常以“國民經濟的航空母艦”,“中國經濟的骨幹”來做比喻。美國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章家敦認為,這種提法指國有企業的經濟規模很合適,但不可能是經濟效益。

章家敦:“國有企業仍然僱用不成比例的大批工人,佔有不成比例的大量社會資本,然而生產效率卻很低;而私有企業並沒有僱用多少工人,也不佔有大量社會資源,但是卻創造出大部份社會財富。”

章家敦指出,這種鮮明的對照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兩種管理制度的優勝劣敗。在公有制企業裡,管理人員躺在國家政策的溫暖懷抱裡,享受貸款、稅收和市場等多方面的優惠,即便是破產,也無損於他們一絲毫毛。事實上,許多私營企業就是從破產的國有企業轉化而來的。非國有企業沒有國家的優惠待遇,完全要接受市場優勝劣汰法則的考驗,雖然處境艱難,但卻練就了一幅過硬的管理體制。

明尼蘇達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王一江從公有和私營的更深層面說明了兩種管理體制的不同:

“非公有制的民營企業以追求利潤為最高目標,所以從勞動組織、傭工、報酬制度以及管理人員的選任都是以追求利潤為主。國有企業受傳統體制影響,有更多的政策性任務。比如管理人員除了能幹以外,政治上必須可靠。報酬方面,除了講貢獻和能力以外,還要注意分配差別不能過大。”

*國企─官場延伸物 官員搖錢樹

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章家敦還從國有企業的腐敗現象解釋了企業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的原因,他指出,中國的國有企業是官場的延伸,企業制度和風氣都與中國的官場政治一脈相承。他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成為官員搖錢樹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

“所以,國有企業的管理人員既有貪污公款的機會,也有這種誘惑。在中國擁有這種腐敗土壤的條件下,中國官僚體制以及國有企業中有這麼多腐敗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貝葉蓮心】--素食(39)南瓜火鍋
牽手過一生
牽手過一生 人氣 4
(初學盆景)2 從事盆景具備要件(上)
義大利經濟持續好轉  失業率創14年來新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