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看中國(第292集)

標籤:

【大紀元9月25日訊】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招民怨
中國社會動亂多 美專家探討原因
美國之音報道,限制外國通訊社意在控制市場?

連接收聽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招民怨

中國的醫療體制改革已經實行了很多年,但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比公費醫療時期更嚴重了。美國之音報道了聽眾對中國醫療制度改革的看法。

*先改政治*

浙江的杜先生認為,政治改革是其他所有改革的基礎,如果中國不實行政治改革,建設和諧社會就是一句空話:「醫療改革已經這麼多年了,其實這個改革就是改到老百姓的命上去了。現在不要說在農村,就是在城市,我們有工作的人看一萬塊錢,自己要拿出五千塊錢。還有,城市裡的大醫院都有所謂的「幹部病房」,佔用的資源相當大。」

「中國的改革,教育改革也好,住房改革也好,國企改革也好,改來該去,最遭殃的就是廣大老百姓。我認為,只有一個改革上去了,我們國家才能和諧,才能夠走上正規,這就是政治改革。」

*重在農村*

江蘇的施先生說,中國的醫療改革重點應當放在農村:「現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社會醫療保障幾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中國政府真的要進行醫療改革的話,首先應當把重點放在農村。如果農村的醫療改革失敗,那麼全國的醫療改革也就失敗了。」

*共產黨不管下崗工人死活*

福建的王先生說,他和許許多多下崗工人一樣,辛辛苦苦幹了幾十年,如今卻沒有任何醫療保障,生了病就只能等死:「以我自己的親身體會,現在共產黨根本就不管我們老百姓的死活。比如我們這樣的下崗工人,我們工作了30多年,到50來歲,就讓我們下崗,根本就沒有醫療保險,有病就在家等死了。」

*應改革 但沒分享*

河北的張先生說,改革開放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但由於分配不均,老百姓怨聲載道:「我認為,應當進行改革,包括醫療制度。回憶當時的情況,不改革是不行的。可是,為什麼老百姓怨聲載道呢?政府說,人民要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想一想,能做到共享嗎?」

福建的黃先生談到當地的醫療費用報銷制度,感到很不理解:「我們農村有合作醫療制度,在鄉鎮衛生院可以報銷百分之50,到了縣市這一級,只能報銷百分之 40。我們如果到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看病,只能報銷百分之30。我們向當地的醫療部門反映,他們說,這是為了支持發展地方的醫療衛生事業。」

*官員免費住院收紅包*

雲南的魏女士認為,要想真正進行醫療體制改革,建立一個監督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她說:「我認為,現在在中國進行醫療體制改革是做不到的,因為沒有一個有力的監督機制。我們這裡的政府官員不怕生病,沒有病他都想去住院。為什麼去住院呢?住院不用他自己掏錢,反而還能得到一些收入,好多人都到醫院來看他,都是來送紅包的。」

中國社會動亂多 美專家探討原因

中國過去十多年來大小規模的社會動亂有增無減,而且導致傷亡的事件也越來越多。本星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的一個研討會會上,有關專家探討了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動亂不斷增加的原因和趨勢。

據美國之音報道,據不完全統計,過去12年來,中國各地的動亂事件增加了差不多十倍。1993年中國全國出現的動亂事件為8700起,但是到了2005年增加到8萬4千多起。

*深層原因是經濟因素*

專門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專家、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蓋保德認為,這些抗爭活動的深層原因是經濟因素。

他說:「物價改革已經比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更進一步,在中國城市,為食品制定的低價制度已經取消。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他們就必須對城市裡的工人提供補貼。所以他們就增加了工人的工資。但這樣作卻導致很多國營企業在90年代末破產倒閉。政府難以負擔這些補貼,於是就大批裁員,從而導致動亂事件在1997、 98和99年大量出現。」

*民工對城市工人的壓力*

蓋保德指出,中國出現動亂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跟民工潮有關。

蓋保德說:「從農村到城市謀生的民工加重了城市勞動力的壓力,迫使他們提高生產率,因為這些民工能像中國人常說的那樣「吃苦耐勞」,能承擔更繁重的工作。」

中國問題專家蓋保德表示,這些民工對城市裡年紀較大而且技能較低的職工構成嚴重的威脅。城裡工人又不願意幹那些錢少又累的工作。結果他們只好失業。他們強烈感到被政府出賣了,感到不公平。

*民眾對司法制度信心盡失*

蘭德公司的高級研究員譚睦瑞指出,腐敗問題也是引起中國不斷增加的民眾抗爭活動的一個主要原因。他表示,過去10多年來,在中國各類社會動亂案子持續增加的同時,中國民眾通過法律途徑起訴當地官員侵犯他們利益的民事案子的數量卻沒有增加,甚至減少了。譚睦瑞認為,這是因為民眾對中國現有的司法制度完全失去了信心。

他說:「中國老百姓知道,這些(司法)機構絕大部份都是由當地的共產黨官員把持著。老百姓們不滿的正是這些官員。所有的(司法)機構都不願聽取他們的抱怨,這些機構要麼腐敗現象氾濫,要麼根本就沒有有效的上訴機制。」

*民眾對政府滿意度升到81%?*

然而中國問題專家蓋保德認為,中國的腐敗並非是中國民眾動亂的主要原因,腐敗只是加劇動亂的一個因素。蓋保德引用一個國際民意調查公司的調查結果說,從2002年到2006年,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從原來的48%上升到81%。民眾反腐敗的呼聲正在減弱。

但是觀察人士指出,中國民眾對於各級官員的貪污腐敗現象往往感到無可奈何,因為他們無能為力。而所謂「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提高的調查結果存在嚴重偏差,並沒有真實反映老百姓的心聲。

譚睦瑞說,在很多情況下,指責或控告地方官員貪污腐敗的民眾不但不能使正義得到伸張,反而經常遭到當地官員的報復。民眾走投無路,只好走上街頭,進行抗爭。

美國之音報道,限制外國通訊社意在控制市場?

中國本月早些時候公佈了一套限制外國媒體的規定,外國投資者和媒體公司目前正在等待中國計劃如何實施這些規定的消息。這些限制被廣泛認為是中國政府企圖控制中國不斷成長而又利潤豐厚的媒體市場。分析人士說,這些規定凸顯了中國在尋求繼續控制媒體市場的同時,又試圖開放這些市場的自相矛盾的困境。

*觀察人士:商業考慮多於政治*

中國政府的通訊社新華社9月10號公佈的一套含糊不清的規定,讓新華社控制外國通訊社可能在中國發佈的消息。新華社獲得刪除政治上敏感的新聞和其他被認為是禁忌的資料的權力。

然而,觀察人士說,制定這個措施可能更多地是出於商業上的、而不是政治上的考慮。這些限制的部份內容是新華社獨攬在中國分發外國新聞機構的產品的大權。

中國的財經新聞市場據估計價值1億美元,並且在不斷成長。與此同時,新華社的官員抱怨說,包括路透社、道瓊斯新聞社和彭博新聞社在內的外國通訊社控制了中國市場,直接向金融機構提供商業新聞。

*新華社拿敏感新聞說事*

安迪.布朗是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他多年來一直在追蹤新華社試圖在市場上確立自己地位的努力。他說,新華社一直試圖利用外國新聞機構出售中國政府認為是危險和顛覆性的新聞的事實,來建立自己對路透社和彭博新聞社這樣的新聞機構的控制權。

*便於竊取技術*

他還表示,通過控制對新聞機構產品的發送,新華社使自己處於能竊取這些新聞機構的技術的地位。

「他們將能近距離觀察新聞產品。他們將觀察管理過程,推廣過程和銷售過程。他們說過,新華社的社長說過,他的目標是打造一個能跟路透社和彭博新聞社競爭的新聞機構。因此,這完全符合新華社把自己轉變成一個全球性財經新聞機構的戰略。」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西方媒體看中國(第275集)
俄民眾對媒體言論自由認知與西方有落差
中國「影子工業」的廉價「金幣農夫」
西方媒體看中國(第281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