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日記(三):新古印象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訊】(BBC記者 王榮印度新古報導) BBC推出「印度週」大型報導,對南亞次大陸這個正在崛起的人口大國從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從多角度分析報道。中文部記者王榮將通過「印度日記」,陸續跟讀者分享在印度的見聞。

從加爾各達驅車前往一個多小時路程的新古。那裡不久前曾發生農民抗議大公司徵地建廠,釀成流血事件。

西孟加拉邦和印度其他邦一樣,也在爭取外來投資,推動工業化。

印度主要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塔塔,已經在距加爾各達一個多小時車程的新古選定了廠址,準備在那裡生產廉價的大眾化小車,被稱為「人民的轎車」。但是徵地遇到了麻煩。

去年三、四月份開始,塔塔項目徵地。許多人或情願或無奈地把地賣了,沒有土地所有權的人不願失去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抗議、破壞。

政府提供補償,還答應被徵地的家庭每戶有一人可以去塔塔車廠工作,但家裡勞動力多的,顯然不喜歡這個條件。還有一個很多人都贊同的看法,工業化不錯,但應該在低產、貧瘠的土地上建廠,而不應該佔用良田。

徵地糾紛成了政治事件,成了反對派和執政聯盟的鬥爭焦點。執政的左翼聯盟,主要是領導聯盟的印度共產黨(馬)被批評說為了工業化而背棄了傳統上支持他們的農民。這個地方是反對派的地盤。成立了「拯救土地委員會」,抵制、抗議。但執政的左翼聯盟希望車廠盡快建成,作為工業化、吸引投資的一個榜樣。到目前為止,地還圈著。

警民衝突

但事情一度鬧到警民衝突,死亡十多人。我們去的時候,除了用鐵絲網圈起來的等待推土機的工地有警察守衛,基本上平安無事。找到工程指揮部,被告知工地總負責人出去了,當天不回來。

新古的村莊應該算比較富裕的。這裡主要作物是土豆和黃麻。經濟收入不錯。土地的主人有的自己不種,僱人耕作,也有自己耕作的。那裡有火車站,有四條鐵軌。村外是高速公路,45鐘到機場,交通便利。

附近的村子基本上有電,村中心的公共活動場所有電視。村民們閑暇總會聚在那裡看電視。還有人把錄音機的音量開到最大,老遠就能聽到纏綿悱惻的印度音樂。

女孩子們大都穿著紗麗,也有穿「世界通用服裝」- 連衣裙的。男孩子則大都穿汗衫,布褲,偶爾也可見到襯衫下擺紮在小西褲小皮帶裡,乾淨利索的孩子。看見幾個陌生人,還有高鼻子洋人,還拿著相機、錄音機,小孩子們就跟著看熱鬧,理所當然的樣子,還偷偷在背後嘀咕,壓著嗓門捂著嘴偷偷笑。

見舉起相機,便非常積極地站好了,擺好姿勢。淘氣的還會擋在別人前面,搶鏡頭。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很多騎自行車。衣服新舊好壞不一,但大都對外人採取漠視的態度,不圍觀,不尾隨。

貧富有別

也許,新古這個地方的農村比較富裕,但村裡貧富還是有別。我們路過的學校和不少農民的住家是磚房,水泥房,講究一點的把牆塗上一些顏色,有暗粉紅的三層樓,有綠色的。也有一排排低矮的泥牆草頂,屋裡黑洞洞的房子。

有人家砌了圍牆,院子裡鋪上了水泥,看上去很乾淨,雖然不是「新式樓房」,卻也透著略有家底的氣象。還有的家看上去破舊,但在門口石板上放一堆洗淨晾幹的紗麗,這家的少婦在悠閑地折疊。

看來不是所有的小村都有自來水管。有的村有一口壓桿提水的地方。有的地方村議會有錢鋪磚路,但有的村就只有泥濘小道,高低起伏、繞屋舍和水塘蜿蜒的「自然路」。

這些村子緊挨著塔塔公司準備建車廠的那片地。

很想知道,五年後,這個村子會是什麼樣,甚至是否還會存在。它會變成另一個「國際生活方式」的國際城嗎?那些沒地可種,又沒能進工廠的人,是不是會搬到城裡的人行道或高架橋下棲身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印度日記(一):加爾各達印象
印度日記(二):西古地區農村採訪
應對中俄核威脅 北約正討論核武「待命」計劃
印度貨運火車與客運列車相撞 至少8死數十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