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力霸嘉食化 重整會議記錄疑造假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志原/台北報導〕台北地院昨天首度開庭審理嘉食化與力霸公司重整及選任臨時管理人案,法官發現,兩公司聲請重整的董事會會議記錄可能屬偽造,昨傳喚負責會議記錄的力霸主任秘書符捷先及嘉食化董事長特助郭亦為作證,兩人坦承,均是事後於記錄人欄內蓋章,不知有無開董事會。承審法官表示,若會議記錄不實,將會駁回重整案。

符捷先表示,12月廿9日公司董事會決議聲請重整,雖然記錄人欄蓋有他的印章,但他並未參與開會,而是由顧問王金章拿書面給他蓋章,王金章當時表示,此案是董事長王金世英交辦的機密。符說,因當時記錄上有公司印章及董事簽名,只缺會議記錄人,他遂蓋章。

符捷先強調,此案很特別,是他首次遇到,之前董事會會議記錄,他都親自記錄後再蓋章,唯獨聲請重整案例外;另負責嘉食化董事會記錄的郭亦為也表示,不知嘉食化是否舉行董事會後再決議聲請重整。

另因兩公司負責人王金世英已逃亡海外,公司不少幹部也被收押或偵辦,檢察官在兩公司聲請重整後,也聲請法院「選任臨時管理人」,希望由政府及債權銀行接管力霸及嘉食化,經濟部及兆豐等債權銀行已推薦江上立、周志誠、金玉瑩及劉興源等律師及會計師接管兩公司。

力霸總經理王令楣昨委由律師出席,嘉食化則由代理總經理郭立力出庭,雙方均表示,公司會正常運作,希望重整,不希望被接管。力霸旗下的衣蝶百貨專櫃廠商代表則說,希望能由業者推薦人選,法官已同意,將擇期再開庭。

承審法官表示,重整與選任臨時管理人兩案無絕對關係,目前將先審酌兩公司是否確在舉行董事會後決議聲請重整,再審酌兩公司有無繼續經營能力,若公司無重整必要,除可能會駁回聲請外,也可能裁定公司破產。

聲請重整 疑為拖延戰

記者賴仁中/特稿

力霸等二家公司重整案昨天開庭,但觀諸全案,聲請重整極可能是計畫性犯罪的一環,也是力霸弊案爆發前夕爭取「撤退空檔」的最後戰術運用。

重整是讓體質好的企業體重生的法律利器,但對力霸案這種錯綜複雜的弊案,重整動作疑只是一種拖延戰,法院還得為了這些案件浪費司法資源開庭,讓不少法界人士無奈。

聲請時間點 有高人指點

熟悉人士分析,力霸高層恐因資金壓力「撐不下去了」,非攤牌不可,乾脆選擇週五下午(去年12月29日 )向台北地院提出重整聲請狀,以阻擋強大的債權壓力,聲請時點定有高人指點,因為法院一收案件即遇週休2日,最快也得下週一分案,分案後全案才可能曝光,但王又曾夫婦早選定隔天即搭機離境。

至於法院,面對如此複雜案件,不可能一時三刻審得出該駁回或裁准,勢必要花一段時間調查,這段時期,所有債權人都拿力霸等兩家公司沒轍,也讓力霸案犯罪人有從容的時間「做準備」,這些準備可以是準備逃亡、湮滅犯行證據、隱匿資產或其它不讓外界得知的秘密作為。

依力霸高層的犯罪考量,等到法院終於有了結論,做出准駁裁定後,犯罪者早已「一切搞定」;至於最後准予重整,或不准改為宣告破產等,或許他們毫不在意。

力霸高層未算到的是,由於重整案疑點太多,金管會雖然遲鈍,但至少四天後「會過意來」,即刻採取境管,檢調也介入偵查,才讓若干共犯沒來得及「趕第二波」出境。

分析人士認為,若一切依力霸犯罪者的算計,相關重整案至少一個月後才有結論,假使金管會始終未察覺異狀,檢調也未介入,等到法院調查出有問題,駁回裁定時,恐怕「人全跑光、錢全移光」,力霸案想辦都沒得辦了。

公司若體質差 重整也難回天

記者劉志原/特稿

公司重整是指發行股票公司有財務困難等危機,但仍有「更生」可能者,透過法院裁定,先凍結資產避免遭宣告破產而拍賣清算,再選定重整人接管公司,以將公司救活,著名的重整案例是東隆五金案,該公司在重整後轉虧為盈,順利「更生」,重返股市掛牌上櫃;但若重整失敗,公司即遭宣告破產,羽田機械與國產汽車即是一例。

東隆五金雖在八十七年間遭經營層掏空,但當時東隆五金仍為台灣鎖業龍頭,擁有製鎖等專利,加上債權銀行團支持,並由前中鋼董事長王鍾渝擔任董事長,且公司擁有大量土地可變現,公司仍可自力更生,在獲准重整後,專心製鎖而復活,近千名員工也免於失業。

至於力霸及嘉食化能否藉重整而更生?因王又曾夫婦以高交叉持股等方式搬走公司逾數百億資產,兩公司擁有的債權,不少是集團其他子公司的股票,實益不高,力霸營建部門也虧損連連。

至於有最有價值的東森電視等公司,早已與力霸切割;目前力霸雖有衣蝶百貨每年可進帳九十億餘元,但杯水車薪,恐仍無濟於事。

且若公司體質不佳,縱若獲准重整,仍難避免走上破產一途,最近的案例即是羽田機械與國產汽車案,國產汽車九十二年間出現遭經營者張建安與兒子張朝翔、張朝喨掏空,法院認為公司帳面資產仍有近兩百億而裁准重整。

但近兩百億資產,有一百五十億是公司「借錢」給張氏父子的債權,根本要不回來,且積欠員工薪水,生產部門動不起來,公司無法復活,法院遂在九十四年裁定終止重整,宣告國產汽車破產。

另羽田機械於八十六年出現危機,法院考量羽田若能與康百克公司合作生產電動車,營運即可正常而裁准重整;但羽田卻無法生產電動車,虧損日益嚴重,於去年7月遭法院裁定終止重整、宣告破產。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