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力霸嘉食化 重整会议记录疑造假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3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刘志原/台北报导〕台北地院昨天首度开庭审理嘉食化与力霸公司重整及选任临时管理人案,法官发现,两公司声请重整的董事会会议记录可能属伪造,昨传唤负责会议记录的力霸主任秘书符捷先及嘉食化董事长特助郭亦为作证,两人坦承,均是事后于记录人栏内盖章,不知有无开董事会。承审法官表示,若会议记录不实,将会驳回重整案。

符捷先表示,12月廿9日公司董事会决议声请重整,虽然记录人栏盖有他的印章,但他并未参与开会,而是由顾问王金章拿书面给他盖章,王金章当时表示,此案是董事长王金世英交办的机密。符说,因当时记录上有公司印章及董事签名,只缺会议记录人,他遂盖章。

符捷先强调,此案很特别,是他首次遇到,之前董事会会议记录,他都亲自记录后再盖章,唯独声请重整案例外;另负责嘉食化董事会记录的郭亦为也表示,不知嘉食化是否举行董事会后再决议声请重整。

另因两公司负责人王金世英已逃亡海外,公司不少干部也被收押或侦办,检察官在两公司声请重整后,也声请法院“选任临时管理人”,希望由政府及债权银行接管力霸及嘉食化,经济部及兆丰等债权银行已推荐江上立、周志诚、金玉莹及刘兴源等律师及会计师接管两公司。

力霸总经理王令楣昨委由律师出席,嘉食化则由代理总经理郭立力出庭,双方均表示,公司会正常运作,希望重整,不希望被接管。力霸旗下的衣蝶百货专柜厂商代表则说,希望能由业者推荐人选,法官已同意,将择期再开庭。

承审法官表示,重整与选任临时管理人两案无绝对关系,目前将先审酌两公司是否确在举行董事会后决议声请重整,再审酌两公司有无继续经营能力,若公司无重整必要,除可能会驳回声请外,也可能裁定公司破产。

声请重整 疑为拖延战

记者赖仁中/特稿

力霸等二家公司重整案昨天开庭,但观诸全案,声请重整极可能是计划性犯罪的一环,也是力霸弊案爆发前夕争取“撤退空档”的最后战术运用。

重整是让体质好的企业体重生的法律利器,但对力霸案这种错综复杂的弊案,重整动作疑只是一种拖延战,法院还得为了这些案件浪费司法资源开庭,让不少法界人士无奈。

声请时间点 有高人指点

熟悉人士分析,力霸高层恐因资金压力“撑不下去了”,非摊牌不可,干脆选择周五下午(去年12月29日 )向台北地院提出重整声请状,以阻挡强大的债权压力,声请时点定有高人指点,因为法院一收案件即遇周休2日,最快也得下周一分案,分案后全案才可能曝光,但王又曾夫妇早选定隔天即搭机离境。

至于法院,面对如此复杂案件,不可能一时三刻审得出该驳回或裁准,势必要花一段时间调查,这段时期,所有债权人都拿力霸等两家公司没辙,也让力霸案犯罪人有从容的时间“做准备”,这些准备可以是准备逃亡、湮灭犯行证据、隐匿资产或其它不让外界得知的秘密作为。

依力霸高层的犯罪考量,等到法院终于有了结论,做出准驳裁定后,犯罪者早已“一切搞定”;至于最后准予重整,或不准改为宣告破产等,或许他们毫不在意。

力霸高层未算到的是,由于重整案疑点太多,金管会虽然迟钝,但至少四天后“会过意来”,即刻采取境管,检调也介入侦查,才让若干共犯没来得及“赶第二波”出境。

分析人士认为,若一切依力霸犯罪者的算计,相关重整案至少一个月后才有结论,假使金管会始终未察觉异状,检调也未介入,等到法院调查出有问题,驳回裁定时,恐怕“人全跑光、钱全移光”,力霸案想办都没得办了。

公司若体质差 重整也难回天

记者刘志原/特稿

公司重整是指发行股票公司有财务困难等危机,但仍有“更生”可能者,透过法院裁定,先冻结资产避免遭宣告破产而拍卖清算,再选定重整人接管公司,以将公司救活,著名的重整案例是东隆五金案,该公司在重整后转亏为盈,顺利“更生”,重返股市挂牌上柜;但若重整失败,公司即遭宣告破产,羽田机械与国产汽车即是一例。

东隆五金虽在八十七年间遭经营层掏空,但当时东隆五金仍为台湾锁业龙头,拥有制锁等专利,加上债权银行团支持,并由前中钢董事长王钟渝担任董事长,且公司拥有大量土地可变现,公司仍可自力更生,在获准重整后,专心制锁而复活,近千名员工也免于失业。

至于力霸及嘉食化能否藉重整而更生?因王又曾夫妇以高交叉持股等方式搬走公司逾数百亿资产,两公司拥有的债权,不少是集团其他子公司的股票,实益不高,力霸营建部门也亏损连连。

至于有最有价值的东森电视等公司,早已与力霸切割;目前力霸虽有衣蝶百货每年可进账九十亿余元,但杯水车薪,恐仍无济于事。

且若公司体质不佳,纵若获准重整,仍难避免走上破产一途,最近的案例即是羽田机械与国产汽车案,国产汽车九十二年间出现遭经营者张建安与儿子张朝翔、张朝喨掏空,法院认为公司账面资产仍有近两百亿而裁准重整。

但近两百亿资产,有一百五十亿是公司“借钱”给张氏父子的债权,根本要不回来,且积欠员工薪水,生产部门动不起来,公司无法复活,法院遂在九十四年裁定终止重整,宣告国产汽车破产。

另羽田机械于八十六年出现危机,法院考量羽田若能与康百克公司合作生产电动车,营运即可正常而裁准重整;但羽田却无法生产电动车,亏损日益严重,于去年7月遭法院裁定终止重整、宣告破产。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