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陳啟禮褒貶不一 客死異鄉終魂歸故土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十五日電)陳啟禮病逝香港,十八日將移靈回台。他一生涉及幫派、執行狙殺任務、黑幫「精神領袖」角色、晚年淪落異鄉有家歸不得的際遇,充滿神秘色彩。儘管社會各界對陳啟禮褒貶不一,甚至認為他危害社會治安,但所有的是非功過迄今均將歸於塵土,蓋棺論定。

陳啟禮的喪禮引起社會關注,也讓警方不敢輕忽。家屬雖依照遺願簡單、隆重、樸素,但以竹聯幫在黑道勢力及陳啟禮生前交遊廣闊與四海個性,移靈與出殯被比喻為「黑道大哥的江湖世紀喪禮」,勢所難免。

其實,在今天舉辦的治喪委員會記者會中,出席記者會的成員,就相當有故事性。不但有「江南案」涉案人吳敦,還有並未現身的現任堂口堂主,為輓聯揮毫的文化人亮軒,以及致力社運的文化大學助理教授楊祖珺等。

回顧陳啟禮一生,他被指控受命中國國民黨政府,指揮與訓練黑幫份子,越洋赴美刺殺撰寫「蔣經國傳」的華裔作家江南(劉宜良),政治暗殺事件轟動國際,影響台美關係。

陳啟禮長期被竹聯幫視為「精神領袖」,竹聯幫吸收各幫派份子,擁有不小聲勢,相對也影響社會治安,警方因此經常有掃蕩黑幫行動。

作家亮軒雖揮毫寫下「啟節秉乎天人從俠道知忠盡,禮失求諸野路斷關河望竹林」,認為是陳啟禮相當貼切、深刻細膩的寫照,不過,他對吳敦稱讚陳啟禮為「典範」有不同看法,認為陳啟禮是「糊塗」。

亮軒強調,再怎樣俠義正氣也不可以「殺戮」手段解決,應該訴諸文明、制度、與法律。他甚至以荊軻刺秦王的典故比喻,荊軻其實忍一時之氣就不必犧牲,且讓暴秦有機會荼毒百姓。甚至,燕太子丹也是不值得效忠的主子。

亮軒還強調,天下不是只有黑道與白道,其實最大的是「無間道」。若陳啟禮多讀一點歷史,應會有所體認。但與陳啟禮拜把之交,因「江南案」一起入獄的吳敦,則稱讚陳啟禮認真好學,與香港當代禪學大師南懷瑾互相比拼國學的淵博。

治喪委員會新聞聯絡人楊祖珺也值得一提,她曾是民進黨中央委員、台灣文化統派團體夏潮聯誼會評議長,卻因同樣是政治受難者家屬,認識陳啟禮與妻子陳怡帆,有二十年的深厚交情。

她強調,「陳啟禮是幫國民黨政府執行暗殺任務的,我是反政府、反權威的」,卻因為同樣的政治受難者家屬的同理心而與陳啟禮相交。

陳啟禮流亡海外長達十二年,晚年仍因掃黑客死異鄉,「有家歸不得」是人生最後的註腳。吳敦認為這是一種解脫;亮軒認為,當年張學良、杜月笙執行任務,也沒讓自己雙手沾滿鮮血,陳啟禮終於可以與蔣經國、蔣孝武、甚至當時採訪江南案的資深記者陸鏗一起算這筆「糊塗帳」。

往事已矣,江湖恩怨也將走入歷史。亮軒送給喪家與陳啟禮一幅輓聯「情可問天 風雨白髮滄桑淚、義無反顧天地扁舟壯士魂」,是為陳啟禮的傳奇一生下注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