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下一個出口大項:通貨膨脹

【大紀元10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綜合編譯報導)近些年來,中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向世界展現中國獨特文化魅力,這使得漢語一下子成為人們爭相學習的語言,連帶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跟著傳播出口。這種良好的「中國形象」是全中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值得欣慰,但遺憾的是,中國在出口正面「中國形象」的同時,卻也輸出了許多令人痛心、嘆息、扼腕的有毒食品和偽劣商品,反給世人留下卑劣的印象。

根據《時代》雜誌近日的報導,如今這些負面的出口品中可能即將多出一項,那就是中國的「通貨膨脹」。在介紹中國潛在出口大項「通貨膨脹」之前,且先讓我們檢視一下這一、二年來中國的「出口」情形。

中國出口漢語與中國文化

隨著中國的經濟起飛,「中國製造」的物品充斥各國,但是別以為這些琳瑯滿目的商品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品,據外電報導,真正最大宗的出口品可謂是漢語。目前全球各地學習或使用漢語的人數已接近一億,有100多個國家在不同教學機構中傳授中文課程,而對漢語的需求仍然與日俱增,光就美國到中國留學的人數在2004-05學年就上升了35%。

據美國外語教學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估計,中學學習中文課程的學生人數從6年前的5千人上升至去年已達5萬多人,而且人數還在不斷增長之中。不過美國教育部估計的數字則為一半。無論哪方正確,這一數據仍會上升。

豈止是美國,現在整個世界從南到北,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學漢語的人與日俱增。它的理由很簡單,中國正在走向強大,人人都想接近中國分一杯羹。外國人如果會說漢語,不僅能和中國新貴交流,還可以促進雙邊貿易關係賺錢。

隨著漢語的學習,其背後是文化的學習。中國經濟20多年來得到長足發展,經濟奇蹟的背後,必有文化的支撐。外國人只有以漢語為工具,以對中國文化的理解為依託,才能在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把握先機。這是值得中國人高興、驕傲的一面。

中國出口有毒物品

但是提起中國其它出口,不免讓人覺得晦氣、痛心。中國出口食品頻出問題已經折騰好一陣,根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美國今年有高達8500隻貓狗食用受汙染飼料而死亡的案件。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調查發現,這些受三聚氰胺汙染的麥麩來自中國徐州安營生物技術開發公司。另據5月10日環球郵報報導,加拿大食品檢驗局追蹤發現,有60噸的受汙染麥麩是從中國運到美國再到加拿大,並且變成魚飼料分銷給全國的水產養殖業。

四月底美國八個州的養豬場發現生豬飼料中也含有三聚氰胺,大約有六千隻豬已經進入人類食物鏈。五月初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又宣布,在印第安納州近40個農場的肉食雞飼料中也發現了三聚氰胺,估計受波及的雞高達250萬隻。據推算,食用該雞肉的人恐怕有250萬至300萬人。

5月4日華盛頓時報報導,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先後發現中國進口鯰魚樣本中含違禁抗生素,美國官員擔心有些已經賣給了醫院、學校、老人院和餐廳等客戶。

5月6日紐約時報報導,一些中國的供應商使用有毒的二甘醇,替代比較昂貴的甘油來製成糖漿放入咳嗽藥、退燒藥和血管注射用藥中。巴拿馬據報已經有365人中毒死亡。

5月19日紐約時報的另一個報導,稱巴拿馬海關查獲約6000支含二甘醇的有毒牙膏,初步檢查來自中國。另中國外銷到多明尼加等地的牙膏也被驗出含有二甘醇有害成份。

當然,除了食品,中國還有許多用品與玩具都因含毒而紛紛遭到撤回,舉例而言,今年五月與八月澳洲發現兩起中國製毛毯含有超過標準的甲醛,這種致癌物質與罹患血癌、鼻咽癌有關。此外,世界各國也揭發多起中國玩具含有過量的鉛等毒物,而紛紛撤架退貨。這一連串黑心的出口產品,試問會造成甚麼「中國形象」?

中國「出口」環境汙染

中國出口的產品發現問題可以撤回,但是中國「出口」的髒空氣與廢水,連美國都沒轍,只有乖乖接受。綜合《時代》雜誌、華爾街日報等知名媒體的披露,這些年中國的經濟發展快速,被譽之為奇蹟,但從環保角度來看,這種奇蹟已逐漸轉變成難以挽救的災難。中國在孤意發展經濟的前提下,毫無效率的消耗龐大的資源,再加上能源措施失當,它的空氣、土地、水質無不遭殃。中國90%二氧化硫與50%微粒物質的排放,都是使用煤的結果。這些微粒物質會造成人體呼吸器官的疾病,而二氧化硫所產生的酸雨會減少農產品,腐蝕建築物。

中國環境品質的惡化,不但自作自受害了自己人,而且它也已經傷害到其它國家。日、韓人民長久以來承受中國火力發電廠所產生的酸雨之苦,中國戈壁沙漠所產生的沙塵暴也向東吹送有毒的黃塵到日、韓。美國環保署評估,有時候洛杉磯空氣中飄浮的微粒物質,其25%來自中國。美國人還追蹤其土壤的水銀含量,發現這些汙染源是來自中國的燃煤火力發電廠及水泥工廠。

中國水質的汙染也危及其他國家。舉例而言,它每年排放28億噸的汙水流向渤海,其海床的泥漿所含的重金屬,超過中國官方所定安全標準的2千倍。2006年,廣東省與福建省有83億噸的廢水傾倒進海洋,這比2001年所傾倒的增加了60%,影響所及,使得東海漁場已不適合捕魚。至於那些遭汙染的魚有多少已經進了人們的肚裡,恐怕無從追查了。

中國眼看著即將出口通貨膨脹

過去幾個月以來,北京的主要食品價格暴漲,連花生醬也貴了一倍,一般老百姓只好少喝牛奶、少吃肉,多吃青菜豆腐,並且一直擔心物價漲得太快了!

中國大陸以外的人們可不要覺得他們只是隔岸觀火,中國同胞的這種憂慮,可能很快就會在全世界、乃至在你我身上獲得迴響。因為隨著中國大陸苦於無法控制其脫韁的經濟,所有來自中國工廠的廉價產品可能會越來越貴,這連帶也會影響你我的荷包袋與日常生活。

當然,並非所有經濟學家都認為這樣,但也不是僅有一些小角色的學者專家抱持這種觀點而放言高論。確實有些人警告:中國廉價產品幫助全世界維持異乎尋常穩定物價的歲月已經結束了,連前美國央行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其出版的新書與接受採訪時,也一直強調中國出口品價格上漲,將促進全球通貨膨脹復甦。蘇格蘭皇家銀行的中國戰略家辛芬德費爾(Ben Simpfendorfer)倒是說得簡單扼要︰「過去十年中國影響通貨緊縮,但未來十年它將影響通貨膨脹。」

這種情況在地方上的沃爾瑪市場(Wal-Mart)還看不出來,但它可能已經發生影響了。過去幾年來,由於中國以及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需求,驅使石油及許多商品的價格上揚。但真正令許多經濟學家擔憂的是,中國國內突然出現相對較高的通貨膨脹,而且可能波及海外。儘管中國央行今年五次加息,但該國消費者物價指數還是不聽使喚的上升。它今年八月的通脹率爬升至6.5%,是十年多來的最高點。

北京政府當然意識到高通貨膨脹率可能會引起社會動盪,在八月通貨膨脹數據公佈以後,它很不尋常的凍結所有由國營的物價,包括汽油和水電,並指控方便麵製造商非法串謀哄抬價格。同時,為了平息公眾對薪資縮水的焦慮,北京當局一直鼓勵地方政府提高最低工資。

但是這種提高工資的措施可能為全球的通貨膨脹煽風點火。畢竟,正是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才使得該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根據一項估計,2005年中國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只是美國的4%,如今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前進,城市工人的實際工資僅在今年前半年就以兩位數增長了18%。再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漲,製造商沒有能力再吸收生產成本,因此面臨產品價格必須上漲的壓力。這種成本會轉嫁給全世界的消費者,堅挺的中國貨幣會使這種局勢惡化。

當然有些經濟學家比較樂觀,花旗銀行首席亞太經濟學家黃一平(Yiping Huang)就指出,最近的研究顯示,儘管中國的工資快速增長,但勞動生產力增長得更快,這或許可以抑制製造商提高價格。

儘管如此,這種說法仍無法安慰中國百姓的憂慮。這個勢頭再這樣發展下去,恐怕世界其他地方很快就跟中國百姓一樣,心有戚戚的一起勒緊褲腰帶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中貿易嚴重失衡  北京自我調整避免衝突
陳破空:“十七大” 休拿民生來遮掩
以色列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5.2%  明年料下滑
負面數據將如何影響美經濟前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