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衣進口案 國貿局:獲致共識再議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淑芳台北二十三日電)經濟部國貿局原定今天召開中國大陸物品輸入審查會議,討論是否開放50多項中國成衣進口,因各界意見分歧而延後。國貿局表示,開放與否對台灣業者、消費者各有利弊,經濟部將與相關業者逐項溝通,獲致共識才會開會處理。

國貿局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的中國大陸物品輸入跨部會審查會議,原定今天審查50多項中國成衣進口事宜,品項包括西裝、風衣、襯衫、女裝等,消息提早曝光後,引發各界不同反應,國貿局昨晚臨時決定延後召開。

按照規定,開放中國物品輸入,需由國內業者透過相關公會提案申請,再由產業主管機關,例如農委會、工業局等進行產業影響分析,再送到例行的輸入審查會議討論。

台灣可能開放中國成衣進口消息一出,部分成衣公會、立委紛紛向經濟部、國貿局表達關切,國貿局昨晚決定把這場會議延後,繼續與業界溝通。

國貿局副局長吳新華表示,原定審查的54項中國成衣,以棉質、毛質製品為主,並非台灣紡織品出口強項,但國內仍有業者生產,開放中國製品進口對這些業者難免會造成衝擊,對消費者則可能有利,正反面效益都有。

事實上,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已開放309項中國紡織品進口,其中41%是無條件開放,59%是有條件開放,即需是台灣生產布料委託中國加工製造的產品,才可以進口;這波要討論的50多項中國成衣,就是屬於後者。

吳新華表示,既然外界有不同意見,經濟部會繼續與業者逐項溝通,若能獲致共識,再提交審查會議討論。

相關新聞
台海關澄清無收受紅包或延遲通關 
振興工業升級成長 印度考慮減免紡織業稅率
台中關稅局查獲進口仿冒名牌衣 市價逾6千萬
玻利維亞聖克魯斯業者抗議中國衣鞋進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