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小學生學力 日30年首次增加上課時間

標籤:

【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芳明東京三十一日專電)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諮詢機構「中央教育審議會」完成期中報告,針對「餘裕教育」造成中小學生學習能力的低落加以反省,並決定將中小學主要科目的上課時間增加一成以上。這是日本近三十年來首次增加學生的上課時間,同時減少「綜合學習時間」,明確地改變當前餘裕教育一邊倒的教育方針。

日本教育當局基於一九七零年代至八零年代因填鴨式教育、管理教育和升學考試對學生造成的壓力而引發校園暴力事件橫行,從一九七七年起逐步減少中小學的學習內容和上課時間;另外,又從二零零二年四月起開始實施週休兩天的餘裕教育,並引進綜合學習時間,讓學生有較具彈性的學習內容。但是,這些措施卻效果不彰,學生的學習能力反而普遍低落,引起教育界人士的憂心。

日本戰後教育由填鴨式的一端擺盪至餘裕教育的另一端,這項新方針是一項折衷的作法,一方面恢復較多的上課時間,同時藉餘裕教育幫助和提高學生培育自我學習思考的理念。

根據這項期中報告的內容:中小學的國語、算術、數學和理科等主要科目的上課時間將增加一成以上;綜合學習時間將減少;中學的選修科目將廢止;小學五年級新設英語學習活動;由於維持一週上課五天的制度,小學的上課時間將增加百分之五點二,中學增加百分之三點六。

小學的上課時間在全部六年間將比目前增加兩百七十八堂課(一堂四十五分鐘),全部達到五千六百四十五堂課;顯者增加上課時間的是國語、算術、理科和社會等四科,特別是算術和理科各增加百分之十六。

中學三年間的上課時間將比目前多一百零五堂(一堂五十分鐘)全部達三千零四十五堂,增加最多的是理科和英語,各增加百分之三十三。

配合上課時間的增加,中小學過去被顯著削減的課程內容也將相繼恢復,而作為餘裕教育象徵的綜合學習時間則被削減。

日本在本月二十四日公布的全國學力測驗結果顯示:日本中小學生在思考力和表現力方面有待加強。

報告指出,增加上課時間而不以死記為學習重點,並能以文章和語言表現自己的意見,將成為日本中小學生今後有待努力的課題。

日本中教審預定明年一月完成最終的報告後並向文科省提出;如正式獲得同意,文科省將於明年春天公布新的學習指導大綱,新的大綱可望於二零一一年度開始實施。

相關新聞
中共海警船和菲律賓補給船在南海相撞
以軍為何用中世紀武器打擊真主黨武裝分子
分析:美制裁如定時炸彈 中國銀行面臨風險
兩大因素導致中國人出境遊遲遲難復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