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探月 嫦娥不再寂寞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11月11日訊】 (編者按:本文是新紀元周刊半個月前的一篇大陸焦點新聞)

二零零七年十月二十四日十八時零五分,中國首枚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升空。如果計畫順利,整個奔月過程將經歷九次變軌,飛過三十八萬公里,十一月五日進入月球軌道,並環繞月球飛行一年後撞擊月面,結束這次來自神州故鄉的「嫦娥奔月」之旅。

這顆耗資十四億人民幣,總重量兩千三百五十公斤,尺寸20mX17.2mX22m,最終依靠十八米太陽能電池帆板,在距離月球表面兩百公里的上空環繞月球運轉一年的人造衛星,計畫完成四大任務: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布特點;探測月球土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間環境。

根據以往的數據,國際上探月成功率為48%,較地球衛星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美國和前蘇聯的首次探月任務均失敗,而日本在九十年代首次探月時的環月任務也告失敗。

被「冷落」的嫦娥

外界評論說,「嫦娥一號」的順利升空,標誌繼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突破載人航天技術之後,中國航天發展揭開的第三個里程碑。但是與二零零三年「神舟五號」升空的隆重儀式相比,「嫦娥一號」的升空顯得有些落寞,親臨西昌發射現場的只有即將退休的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沒有新當選的中共中央領導人。沒有中共高層做伴,「嫦娥」也許感到一絲孤寂,她只能孤身奔月了。

這次嫦娥一號的發射時機,也沿用了神五「先開會、後上天」的政治模式。神舟五號是在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後才發射,被界定為向中共十七大獻禮的嫦娥一號,也是等到會議閉幕後才升空的,以免萬一出現意外影響會議日程。

一九七零年四月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就是由總理周恩來親自在國際會議上宣布的,二零零三年「神五」載人飛船的報導中,江澤民搶著出鏡。儘管神五升空時,江已不是中共總書記,但他仍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打電話祝賀,並在後來的慶功會上親自向中國第一位太空人楊利偉頒發「航天功勳獎章」,搶盡風頭。

這次嫦娥奔月,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恆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四名副總指揮之一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恆,在中共十七大前夕頻繁在各地露臉。香港媒體評論說,江綿恆的長袖善舞與發射時高官的冷場形成了對比,他再賣力,也沒能在十七大中如願以償。

不再寂寞的嫦娥

儘管中共有意突顯自己和平利用空間的用意,將過去由解放軍總裝備部統籌的神舟運載工程改成由國務院國防科工委負責,但國際社會一直關注中共進軍太空的真實意圖。

中國是第五個探測月球的國家,此前,美國、俄國、歐盟和日本都成功發射衛星探測月球。特別是今年九月十四日,日本成功發射了名為「月亮女神」的探月衛星,而印度早前亦宣布將在明年四月發射探月衛星。面對中、日、印的較量,有人稱新一輪太空競賽將在亞洲揭幕,中國和日本都想爭做亞洲的「區域領袖」。

比嫦娥一號早發射四十多天的日本「月亮女神」,耗資約二十一億港元,將研究月球的起源和演變、獲得月球表面環境資訊,並在月球軌道上進行電波學研究。與中國計畫在二零一一年實現機器人登月、二零二零年載人登月相對比的是,日本也公布了將在二零一五年機器人登月。

日本《產經新聞》稱中國此舉一方面是想在國際社會中樹立「航天大國」的威信,另一方面亦隱藏著想獲取月球資源以及其他軍事目的。在中日兩國的太空競賽中,專家指出,日本的放射科研儀器精確度較高,而中國則以火箭技術取勝。與神五、神六距離地球兩百公里飛行不同的是,嫦娥一號將飛離地球三十八萬公里的遠方,這對中國的遠程通訊是一大考驗。

早在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登陸月球,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他那句著名的話語至今迴響在人們耳旁:「這對個人來說只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卻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二零零六年十二月,美國宇航局公布了「重返月球」計畫。美國將研製下一代航天器,計畫在二零二零年載人重返月球,並希望以月球為中轉站,把宇航員送到火星乃至更遙遠的太空中。屆時,宇航員將在月球上居住上半年,那時的嫦娥也許將會不再寂寞,來自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歌聲將把月球變成一個熱鬧非凡的旅遊營地。
 


希臘雅典神廟的上升明月。(Getty Images)

好看不中用的嫦娥

面對大陸媒體掀起的「激情月球夢」,不少專家稱之為:「水中月、鏡中花,好看不中用。」美國航空航天局高級工程師黃祖威博士表示:發射月亮衛星確實說明中國有足夠的航天科技能力,但這並不表示中國具有先進的科技,因為繞月衛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已經實現。如果沒有完全配套的探測儀器,這種對月探測的成果意義並不很大。

一位在休斯衛星公司工作的研究人員表示,儘管美國巨額投入的航空航天事業對後來的美國科技發展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但中國的情況未必就能如此。

「這種航天工程對於國民生產總值的回報是有一個很大的延遲。有些技術開發出來用在航天上、軍工上,真正在民間企業運用有時需要五、六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其實還不是人所能控制的。」

他解釋說,前蘇聯也有極為發達的航空航天部門,但其對前蘇聯的社會經濟幫助卻不大。其國家投入的巨大資金,反而成為蘇聯解體的其中一個原因。事實上有一些西方國家也具有探月的能力,但由於民間反對聲浪大,就沒有做這件事。

有網民發貼說,「中國應該以老百姓生活的改善為優先。不要像北韓那樣,老百姓生活極度貧困,軍方卻花巨資搞出了原子彈。要知道,中國有些地方老百姓的生活還處在極度貧困狀態!政府應當撥一些錢在這些地區的發展上。」

也有人寫道,「面對這麼多失學兒童,再來看這條新聞,心裡總覺得不是滋味。」「蘇聯也搞過,後來又如何?」「神棍們,把你們的錢捐出來,讓窮人們吃飽飯吧!」「嫦娥啊嫦娥。你可是富人家玩的遊戲呀。看看這麼多破舊學校。你奔啥子月啊?」「用千萬所貧困地區學校的校舍,換取這條美麗的性感小內褲。」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收入還不及全球人均收入的一半,上億農民和失業工人、還有失學兒童掙扎在貧困的邊緣,為了這些虛空的面子工程而勞民傷財,這只能說明在中共心目中,他們的面子比百姓的生計更重要。

美國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表示,繞月衛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就已經實現,實際用處不大。但中共耗巨資來發展繞月衛星很大程度是基於民族主義的考量。目的是為製造表面的繁榮,來掩蓋國內的危機,在中共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崩潰之後,中共一直用民族主義情緒來替代意識形態的真空。

神祕月球的啟示

俄羅斯《真理報》二零零六年曾報導說,當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踏足月球時,曾看到了三個直徑十五米到三十米的不明飛行物(UFO),但美國宇航局(NASA)隱瞞了這一發現。直到多年後,阿姆斯特朗的一名助手和NASA前官員克裏斯托弗.克拉夫特等人才披露了宇航員在月球上遭遇UFO的驚人內幕。

報導說,「阿波羅11號」出發後沒多久,飛船上的宇航員就發現飛船後面跟隨著一些「閃亮的光球」。等他們著陸後,阿姆斯特朗曾對地面中心說,「閣下,那兒有許多大東西!老天,它們真的非常大!它們正坐在大隕坑的另一頭,它們正在月球上看著我們到來!」儘管當時數億人正注視著阿姆斯特朗,但沒人聽到他說的這句話,因為NASA迅速切換到了安全通訊頻道。

後來有消息稱,月球背對地球的那一面是外星人的UFO飛船基地,登月宇航員看到的就是其中之一。二零零六年英國《獨立報》也報導說,當年記錄人類首次登月的高質量錄像帶神祕地「丟失」了,至今還沒找到,這不禁讓人又聯想到外星人的所作所為了。

《新紀元周刊》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從科學的角度講述目前人類對月球來源的最新解釋。

科學家們發現,月球是一個異乎尋常的天體,它比自然天體的衛星大得多。其他行星的衛星直徑都沒有超過母星的5%,但月球卻達到地球的27%;一般天然衛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而月球軌道卻是圓形的,跟人造衛星一樣。月亮與同樣大小的行星相比,密度要小得多,宇宙天體都有磁場,而月球幾乎沒磁場,因此人們猜想它的內部可能是空的。事實上,「阿波羅12」在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四時十五分所做的月震試驗證實了這點。

月岩研究表明,在形成年代上月球略早於地球,而且月球上有六種元素是地球上所沒有的,這是常規月球起源假說無法解釋的。

既然月球不是自然天體,那它可能就是某種高級生命「人造」的。一九九九年二月四日,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上的兩名宇航員曾將一顆小的「人造月亮」送入太空,人類有什麼理由否認史前人類就不可能在太空造一個真月亮呢?

這次「嫦娥奔月」所要探測的正是這些疑問。但願嫦娥發回故鄉的信息能真實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讓神州的百姓們有機會認識宇宙留給我們的特別啟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Google砸三千萬 獎勵私人探月
方興未艾的新世紀太空競賽
日本探月衛星進入觀測軌道
日本探月衛星  已進入近月觀測管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