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缺乏互信 印中軍事演習難具實質意義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二十一日專電)新德里國防專家今天表示,印度與中國自一九六二年爆發短暫邊界戰爭以來,近年又為印度東北阿魯納查省主權問題爭議不休,在這種雙方缺乏互信的意識型態不可能短期改變的環境下,兩國現階段任何形式的軍事演習將難具實質意義。

據印度國防部官員表示,印中兩國軍事代表團本月稍早在北京舉行兩國國防對話一週年會議時,原則決定十二月下旬在中國雲南省會昆明舉行小型反恐演習,雙方預定各派約一百名陸軍官兵參演,但演習確切日期和課目仍待磋商。

國防部官員又說,雙方也原則決定第二回合演習將移師印度本土舉行。

這是兩國首次計劃在對方領土舉行軍事演習,在此之前,兩國海軍已在今年稍早舉行過兩次象徵性的海上救生演練,分別在南海和印度西南部的阿拉伯海域。 

據上述熟悉中印國防事務的專家表示,在經濟掛帥原則下,基於經貿互利關係的發展,印中政府今年五月就曾經討論在兩國境內,舉行諸如合作反恐、反走私犯罪等小規模聯合軍事演習的構想,但總因邊界爭議和西藏問題而遭到擱置。

印中兩國原訂十一月上旬在昆明舉行上述演習,但北京以旅居印度西藏流亡人士舉行反共活動為由,藉故延後。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直到本月稍早,印度政府規定所有部會首長,不得出席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獲得美國國會金質獎章的慶祝場合後,北京才表示善意。

這位中印軍事事務專家指出,自一九六二年邊界戰爭以來,兩國至今缺乏互信的意識型態,在印度拒絕中國企業介入重要基礎建設的問題上已清楚暴露出來。因此包括雙方之間任何形式的軍事演習,也將難有實質意義,但對軍事長期敵對的兩國軍方而言,藉軍事演習窺探對方的軍事訓練和能力才是重要的目的。

相關新聞
追查國際就北京奧運新聞中心主任反法輪功言論的追查通告
中國擁4座最嚴重污染電站
印度旁遮普人出國受害多 當局籲停止淘金夢
澳洲人均污染第一 美中隨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