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宇:從十七大到政黨白皮書

--精心設計的中共民主秀

楊力宇

標籤:

【大紀元12月22日訊】二○○二年中共舉行十六大,各方以「胡溫新政」一詞來表達對中共第四代領導人之希望。但最近五年來,中共領導人雖一再強調民主,但並無具體行動,甚至大舉逮捕異議及維權人士。

然而,在十七大舉行前數月,海內外頗多人士又寄以希望,但十七大前後的中共言行又令各方對中共推動民主化的希望幻滅。

六‧二五講話為十七大定調

早在十七大開幕前四個月,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於六月二十五日在中央黨校發表講話,雖談到民主、科學發展觀、社會和諧等問題,但並未透露任何民主改革的意願。

胡錦濤只是高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旗幟,堅拒民主社會主義的新路,無意推動政改–胡錦濤的六二五講話明確為十七大定調。

十七大報告反覆強調民主

十月十五日,胡錦濤發表十七大報告,反覆強調民主,前後六十多次提到「民主」一詞,但卻未提出任何民主改革的承諾,全然漠視民主化、自由化歷史性的世界洪流。報告堅持穩定、發展、繁榮、富強與統一。胡錦濤顯然認為,沒有穩定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中國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沒有經濟的高速發展,當然也不會出現繁榮、富強與統一的中國,而維持穩定,推動發展,實現繁榮、富強與統一的前提就是中共一黨專政及永久持政–這是中共及胡錦濤的邏輯。

因此,在人事方面,十七大絕不開放選舉,以免影響穩定,一切黑箱作業,堅持內定、欽定。在內定的二十五位政治局委員中,多數(特別是九位常委)是工程師出身,極少具有政法訓練及素養的人士,也沒有一位曾受歐美民主政治薰陶的領袖。新任的政治局委員大致可分為以下四類:

一、共青團系(如李克強)。

二、太子黨(如習近平)。

三、技術官僚(如薄熙來)。

四、地方諸侯(如李源潮)。

在上述四大類的高層領導人中,沒有一位胡耀邦、趙紫陽,甚至沒有一位胡啟立這樣的人士,我們全然找不到一位民主改革派。他們甚少卓著的政績,更無推動具體政經改革的記錄,如冀望他們推動中共黨內外民主化,其實就是緣木求魚。而像李長春(掌管文宣)這樣聲譽惡劣的人士卻仍然留任常委。

中共的「民主口號」

在胡錦濤的十七大報告及修改的黨章中,中共反覆重申其民主口號: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然而,在黨內外的選舉中,中共並未實行民主選舉,也未提出任何具體的民主選舉方案,甚至拒絕將村長選舉提升至鄉鎮長層次。至於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共也未提出任何方案–在制度上,十七大並未提出任何變革。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己完全淪為民主口號。

政黨白皮書

十七大結束後三週,中共發表《中國政黨白皮書》,強調政黨制度為現代民主政治重要組成部份,並否定西方的民主政體所強調的民主、自由、法治、平等、人權等概念,也明確拒絕推動反對黨、三權分立、自由媒體、獨立議會及司法體系、軍隊國家化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白皮書對中共的一黨專政作出毫無說服力的辯護:「中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與這種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這種國體相適應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構成了中國政治制度的核心內容和基本框架,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集中體現。」

然而,白皮書卻堅持中共的領導和永久執政地位,而民主黨派接受中共統戰部的領導及給予的經費,根本無法獨立,其實就是花瓶黨、尾巴黨,並非真正的反對黨,如何發揮民主監督、民主制衡的功能?花瓶黨也永遠不可能通過選舉來執政,來實現和平轉移政權–這是中共絕對不允許的;多黨協商民主其實就是堅持中共永久持政,民主黨派人士參政其實就是點綴、象徵而已,而各級人大其實就是中共的應聲蟲、橡皮圖章。

白皮書確有很多動聽的語言(包括「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但中共所欽定的政治體制並無任何實質改變;國家的重大決策及人事表面上雖徵詢民主黨派的意見,但民主黨派根本不可能影響或改變中共的決策及人事安排。

精心設計的民主秀

從胡錦濤的六‧二五講話到十七大到《政黨白皮書》,中共反覆強調民主,精心設計了一套民主秀,以緩和國內外人士的壓力,但並未提出任何民主改革的具體方案或承諾。在未來五年中,中國民主化仍將原地踏步,民主黨派只能甘願扮演花瓶黨、尾巴黨的可憐角色,中共仍將繼續其一黨永久持政的體制。

──轉自《動向》07年12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楊力宇:抑制民主 擴展軍力
楊力宇:國際宣傳與國際形象
仁智互見 兩岸關係孰是孰非
楊建利任畹町等論中國時局 王丹:放棄對中共幻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