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性靈的唐詩

人氣 1

【大紀元12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茱麗波士頓報導) 11月29日下午波士頓公立圖書館舉辦今年度最後一次中文讀書討論會,主題是清代蘅塘退士編選的「唐詩三百首」,由該館楊慶儀主持。

楊慶儀引用其師葉嘉瑩的話,「我之喜愛和研讀古典詩詞,本不出於追求學問知識的用心,而是出於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一種生命對我的感動和召喚」。當日討論發言針對唐詩著墨不多,多數參與者提出了個人的觀感。有欣慰的,有感嘆的,各有千秋。

身為自然科學家的王佑衡說出唐詩對他的生活影響深遠,即使是遊山玩水,也以唐詩來對照。他說不論中外古今的詩詞,如充滿真實的感情和用詞的精練,它的美和感動是相通的。令王佑衡驚訝不已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西人學者研究中國古典詩詞比中國人更深入,他舉例說,有一本著作《The Spirit of Cambridge》, 評價很高。經楊慶儀查證,在Cambridge圖書館確有此書目。

朱大昀持的觀點是,中華大地歷經五千年文化,主觀和客觀的環境,才能培養出有名的李白、杜甫、王維和李商隱等等大詩人的條件。如今國內文化的斷層,是無法在海外尋回了。

書法家江天源特提供四幅不同字體的書法,有蘇軾的《水調歌頭》,杜牧的《江南春》,孟浩然的 《春曉》和李白的詩等,與大家分享古典詩詞書法上表現的美。

據楊慶儀提供的資料顯示,蘅塘乃在清朝詩學興盛時代退隱,他從全唐詩詞約有四萬八千多首,兩千二百餘家學派中,融會了王士禎的神韻說,袁牧的性靈說,和翁方綱等的格律說,而縮編了唐詩三百首。它確能選出唐朝最好的詩,又能做到雅俗共賞的地步。因此﹐朱自清特別推崇它,而視為一般人陶冶性情所必需讀的書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業餘寫作 專業精神
讀書會﹕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康正果﹕出中國記
圖書館明讀《唐詩三百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