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界執行長待遇節節升高 引發強烈反彈

標籤:

【大紀元2月13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十二日法新電)美國商界高層人員的待遇節節升高,反彈情緒高漲,這股不滿氣氛不但從股東會燒到國會,現在甚至燒到白宮和美國總統布希。

布希總統上月加入抗議行列,他和工會、民主黨國會議員和股東權益積極份子聯手,抗議商界執行長(CEO)的待遇節節升高,甚至那些業績平庸的執行長也獲得如此高的待遇。

民主黨主導的國會可能考慮在未來幾個月採取新規定,以規範高得無法控制的執行長待遇。

這個問題會再成為注目的焦點,主要是零售業巨擘家得寶集團(HOME DEPOT)的業績並不好,而執行長納德利離職時,卻拿走了巨額離職金二億一千萬美元。

在此之前,輝瑞藥廠的股價雖然下跌了百分之四十九,但執行長麥金奈離職時拿走了二億美元,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執行長芮孟也拿走三億五千七百萬美元。

美國眾院金融委員會主席佛蘭克上月說,這個模式「顯然已失控」,並表示,他將舉行聽証,提出新法案,以規範執行長的離職金。

更令人驚訝的是,布希總統訪問華爾街時,敦促廠商的董事會將待遇和紅利與工作表現掛鉤。他說:「你們需要向全世界顯示,美國商界是透明與管理的典範。」

商業圖書館在九月所作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二00五年美國公開上市廠商的執行長待遇增加百分之十六,平均達到二百九十萬美元,列入標準普爾五百指數的大公司,執行長待遇更接近七百萬美元。

富比士雜誌說,美國主要公司執行長的平均待遇為一千零九十萬美元,執行長的最高待遇更接近二億五千萬美元。

政策研究與公民研究所的另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二00五年執行長的待遇為工人平均待遇的四百一十一倍,而一九九0年只有一百零七倍。

商業圖書館的霍奇遜說,對股東而言,執行長的待遇並不值得。他說:「執行長根據業績和表現拿高待遇,名正言順,不過執行長的待遇不是根據表現,我們也見過太多例子。」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法蘭克說,美國廠商已脫離人才內升的習慣,現在都在進行找尋最佳人才的爭奪戰。他說:「高級人才已使得美國經濟和廠商的風貌大大改觀。」

一家顧問公司的報告顯示,美國大型公司執行長的待遇是員工平均待遇的三十八倍,而法國是二十三倍、澳洲十六倍和日本只有十一倍。

相關新聞
蘋果執行長促唱片公司取消線上音樂安全防護
台灣會館11日上演「探戈物語」
胡國強:聯電現金減資 非為私募基金併購準備
空中巴士執行長暗示可能出售若干工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