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觀光局:抽查辰欣未見異狀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袁世忠、林志青/綜合報導〕旅行社接二連三出狀況,觀光局表示,年後將邀請業界、學界共同研商預警機制,檢舉獎金、提高保險金額、增設門檻都在討論之列。不過,學界則認為,事前預警很困難,「政府還是把現行制度落實執行吧!」

國內兩家旅行社在新年前接連惡性倒閉,嚴重影響新年期間打算出國旅遊的民眾權益,交通部長蔡堆昨天表示,觀光局年後將會提正式檢討報告,但人員處分的部分,現在還言之過早。

蔡堆說,觀光局去年底曾對所有旅行業者逐一訪查,當時每家業者財務情況並未完全透露,已指示觀光局將來在旅行社的管理及預先收費部分,要加強查核,否則業者連購買機票都沒有,就把所有訂金都收走,這是惡性重大的犯罪行為。

觀光局業務組組長張錫聰指出,除品保制度外,為降低民眾風險,還是必須建立預警制度。已經提出的方案包括提供檢舉電話與檢舉獎金,讓民眾與旅行社員工願意通報。另外還有將履約保證金上限提高,同時增加負責人資格的門檻等。

學者指刻意詐欺難防

世新大學觀光系主任陳墀吉則認為,刻意詐欺的旅行社非常難防,任何預警機制都不容易及早發現,到頭來依舊是消極的保險、懲處等手段,同時市場有其機制,管控也不一定有效果。

例如提高保險金,即使從現行一千萬拉高到五千萬,一些大型旅行社旺季前收的團費早就上億了,照樣不夠賠,更何況提高的保險費,最後還是轉嫁給消費者。

既然預警不可能,陳墀吉說,政府、旅行業應該要合作打造健全的體質,去承擔任何風險,特別是落實現行制度絕對比研擬新制度好。

輔大餐旅管理系副教授李青松也認為,政府若勉強要建構預警系統,還不如落實旅行社的評鑑,甚至要求旅行社如同上市公司般公開資訊,特別是一些旅行社負責人,為了經營上的方便,可能會另開兩、三家,互相交叉持股,這方面都是政府必須清查的。至於民眾該如何自保,陳墀吉建議:「千萬不要單信廣告!」選擇口碑才是比較保險的。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