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的信箋(四)馬丘比丘

黃淑貞 撰文、攝影

人氣 8

Dear Amy:
上坡途中,在呼吸尚未調勻的當下,已墜入時光隧道,來到名聞遐邇的空中之城。

由於名聲響徹全球,想目睹馬丘比丘的人不遠千里而來,甚至花上4天走一趟印加古道!而我,你是知道的,「肉腳」一個,無法以最自然的方式完成許多外國人勇於嘗試的樂趣,只能搭火車到溫泉鎮再以公車接駁爬上Hiram Bingham的Z字路上馬丘比丘。以兩進兩出兩天的時間,欣賞體驗這座位於海拔2450公尺的印加舊城。

面對洶湧的人潮及不斷剝蝕的高山生境,秘魯政府開始限制每天500人可以入園參觀,希望藉此能防止遺址受到過度的踐踏與破壞。有幸,我也是參觀的人群,諾大的空間加上管制的人數,行走在馬丘比丘內,沒有摩肩擦踵的窘境,卻更能體會秘魯政府呵護古蹟的決心。

「馬丘比丘」在印加語的意思是「古老的山巔」,它的身世為何,至今是個謎,僅能以發現的山頭來命名,其傳奇性的發現史且與歷史無法接軌的斷層,令其蒙上神秘面紗,也因此被譽為「失落於歷史的城市」。

馬丘比丘建構於烏魯邦巴河(Urubamba)圍繞的的山頭上,自然的天險屏障使其三面陡峭,再加上群峰環繞,僅以一條印加古道聯繫外面的世界。16世紀的西班牙人竟然無法在殖民時期發現它的存在,反而到了1911年才由美國學者海勒姆.賓根(Hiram Bingham)在當地人的協助下發表已被熱帶雨林覆蓋的空中之城。1920年開始挖掘的工作,至今已有30多處遺址重現世人眼前,而熱帶雨林的環境更令該區的自然資源不容小覷,因此,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廣達32952公頃的區域定為文化與自然遺產。


守望者之屋及處處可見的梯田,可提供農產,也有防禦效果。

這座古城幾乎都是由石塊堆疊而成,石梯、石牆、梯田是主要的線條,氣勢雄偉,而原本覆蓋在屋頂上的茅頂早就消失於時光洪流中,僅能自「守望者之屋」遙想當年風貌。幾乎為梯田包圍的遺址,自印加古道即可遙望,層層疊疊的梯田,當時除了可以提供農作外,梯田的存在也具有防火牆功能;1988年,該地區發生森林大火,影響區域廣達一萬多公頃,因為梯田的阻隔才得以換取時間救援成功,但是馬丘比丘附近的生態環境也因此受損嚴重。

Dear Amy,你若來此,一定會和我一樣,站在「栓日柱」旁,體驗傳說中的強能量。它是以一塊巨石雕琢的日晷,恰好位於四座高山的交叉點,除了能量強之外,傳說是印加人擔心太陽會在西下後一去不返,所以,以它拴住精神的支柱。來到此地除了栓日柱,一定要拜訪的景點,還包含三窗廟、神鷹殿及太陽神廟,而利用天然弧形花崗岩所建造的太陽神廟,上方的兩扇窗,能夠非常精準的分別迎接夏至、冬至的陽光進入神殿內,善於利用環境、了解地理,如此的成就令人讚服。馬丘比丘在20世紀重現世人眼前時,世人對於印加人的天文、建築及地理的智慧,真是由衷的佩服。

來到此地的人,除了讚嘆,其實心中充滿疑惑,縱使聆聽過解說,卻也只是多派假說中的一支!該城當時存在的功能為何?山上的巨石又是如何搬運上去?為何只會發現處女塚?為何一座存在的城市在殖民時期無人知曉?古印加人沒文字,西班牙人沒紀錄,就這麼憑空消失了幾世紀,它的再現風華,更令印加歷史圍繞在迷霧之中,雖然時而會有新發現可解答疑問,但又帶來更多的疑問。


夕陽西下時分,無畏於人的駱馬

晨霧中的駱馬望著撐傘的遊人

兩進兩出馬丘比丘,一次在夕陽餘暉時,看著在日漸西沉,駱馬以古城為基地準備夜宿,如此親近、如此無畏,令趕車下山的我回首再回首;一次在清晨薄霧中,又見駱馬閒逸的在遺址中散步、覓食;國獸與古城交會的時空中,歷史的迷離充填在高高的熱帶雨林裡。

8/20我的心失落在歷史中的印加古城
@


印加古道健行訪古城,需花4天完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歸還古物談判破局 秘魯擬狀告耶魯大學
【領略世界遺產】馬丘比丘
旅途的信箋(一)雨林行走的驚喜
旅途的信箋(二)失落的印加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