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覬覦利比亞石油 台灣也競逐探勘大餅

標籤:

【大紀元3月5日報導】(中央社利比亞的黎波里五日法新電)經歷二十年孤立之後,利比亞的石油已成為各大石油公司的覬覦目標,這些石油公司競相準備締結協議,爭食利比亞的石油探勘大餅。

利比亞石油公司總裁格南告訴法新社記者說:「這是競逐我國黑金的一場競賽。我們好像在籌辦奧運會,最頂尖的才會勝出。」

利比亞領袖格達費於二00三年十二月決定放棄大規模殺傷力武器計劃後,聯合國解除制裁,石油探勘立即竄出,成了最熱門的行業。每一次招標時,來自全世界的石油公司都競相殺價,壓縮了獲利空間。

利比亞是石油輸出國會組織(OPEC)會員國,也是非洲第二大產油國,每天產量一百六十萬桶。利比亞石油蘊藏量估計達四百二十億桶,品質高,而隨著新探勘行動的展開,利比亞石油蘊藏量可能提升至一千億桶,類似科威特的水準。

法國託妥石油公司利比亞分公司總經理馬薩克說:「利比亞是少數擁有大批實際上未開發處女地的國家之一,不過有些公司盲目趕搭列車,在經濟上並不可行。」

二00五年,外國石油公司首次贏得開採權,美國的雪佛龍|德士古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表現搶眼。這是四十年來的第一次。

不過在第二回合招標時,亞洲的石油公司居主導地位,拿走十九張探勘執照的其中十張執照,託妥公司也拿到一張執照。

利比亞石油公司總裁格南是前總理,也廣泛被認為是利比亞改革派領袖。他不久即將主持第三回合招標工作。

格南說,「兩年內,全世界將有四十多家石油公司取得執照」,進行探勘五年,而且一旦發現石油,可再延長二十至二十五年。

他說:「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俄羅斯、中國、台灣、印度、阿爾及利亞、印尼、西班牙和甚至加拿大。」他舉出這些國家,好像是在抽獎一樣。

格南說:「第三回合招標中,有些國家只接受百分之七,百分之九十三留給我們,這對我們非常有利。這對廠商也必定有利,因為它們參加招標。」

雖然協議規定,初期廠商平均只獲得百分之二十五,不過第三回合時,中國石油公司只取得百分之七點八,而俄羅斯國營瓦斯公司和韃靼石油公司也降至百分之十。

石油佔利比亞總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和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七十。

利比亞希望石油產量恢復到禁運之前的水準,每天三百萬桶。不過專家表示懷疑,有鑒於利比亞的石油基礎設施現況,甚至二0一0年前才能達到每天二百萬桶的第一階段目標。

相關新聞
美石油公司重開利比亞勘探業務
利比亞:願成為台灣前進非洲的門戶
陳唐山:開拓油源供應  台灣需預作準備
油價 恐再創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