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損失3.9億 瑞士銀行前助理副總裁 判3年半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孫友廉、廖千瑩/台北報導〕瑞士銀行台北分行交易室前助理副總裁王庭鵑,違法全權代客操作外匯交易,虧損後為規避內控查核機制,甚至造假掩飾,造成台灣金融史上最大的外匯交易違規案,銀行損失達3億9千多萬元,高等法院昨天上午依背信罪判處王女徒刑3年半。

事發後的94年6月間,金管會對瑞士銀行未確實執行內控,依銀行法開罰500萬元,命令解除王女職務,另王女5年內也不能從事金融業。瑞銀台北分行昨說,王庭鵑造成客戶損失3億9千多萬元,瑞銀已經如數賠償給客戶,王庭鵑現已非員工,不願對判決表示意見。

判決指出,銀行法規定只能代客下單,現年37歲的王庭鵑,卻自93年5月起,違法全權替戴姓客戶、朱姓友人操作外匯交易。

同年10月初出現交易損失,王庭鵑為求掩飾,賺回彌補,超過客戶授權的容許額度,加大交易金額,更未讓客戶得知盈虧,決定是否加碼或認賠退場;為求閃避銀行的內控查核,王女開始製造假交易,將戴姓、朱姓友人帳戶互為挪用,避免客戶須補加保證金,銀行進而察覺多項重大違規。

不過,漏洞越補越大,直到94年2月間,瑞士銀行新加坡分行外匯人員發現王女違規情事,經台北分行確認,追查出王女造成的客戶損失,共計達美金1228萬多元,折算新台幣為3億9320萬多元。

高院認為,身為銀行高階主管的王女,行為嚴重損害任職銀行的財產、商譽,雖表明悔意,有意和解,但金額過於龐大,個人財力根本無法填補,判處徒刑3年半;全案仍可上訴。

——————————————————————————–

王庭鵑揚言:再1年全賺回


(資料照,美聯社)

〔記者孫友廉/台北報導〕違規代客操作外匯交易的王庭鵑,雖然讓銀行損失近4億元,但她庭訊時曾向法官說,若能再有一年的時間,有把握轉虧為盈,「賭性堅強」讓法官們印象深刻。

據了解,王女為茹素的佛教徒,擁有美國商學院的高學歷,在外商銀行業界表現優異,事發前曾獲得業績獎金約100萬元,未料最後卻爆出台灣金融史上金額最高的外匯交易違規案。

王女昨天並未出庭聆聽判決,委任律師謝心味說,王女在此案中受傷頗深,是否上訴,將與王女會面討論後決定。

王女庭訊時稱,原本只想替客戶獲利,爭取個人業績,才開始違規代客全權操作外匯交易,之後更為了彌補損失及避免影響個人考評以及職位,繼續加大入場金額,製造假交易,那知操作方向與市場走向相反,進而一發不可收拾。

——————————————————————————–

外匯交易

外匯交易,顧名思義就是涉及新台幣以外的外幣交易,普遍的風險就是進場時點不佳、看錯匯率波動方向,可能造成資產損失或獲利縮減。

早年外匯交易僅限於即期、遠期以及換匯交易。例如到美國旅遊要換美金,選擇在台幣升值時,可用較少的台幣換到比較多的美金,就是一種即期外匯交易。

超過二天以上交割者,則稱之為遠期外匯,例如出口商預期一個月以後有一筆美元收入,為避免匯價波動造成風險,先行鎖定匯價,賣給銀行,避開風險。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外匯市場發展出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包括換匯換利、換匯交易(SWAP)、選擇權、保證金交易等等,不勝枚舉。(記者陳麗珠)

——————————————————————————–

外匯交易員 心臟要超強


外匯市場瞬息萬變,外匯交易員每日都是衝衝衝,心臟要比別人強。// 自由時報

外匯市場瞬息萬變,外匯交易員每日都是衝衝衝,心臟要比別人強。(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記者陳麗珠/特稿

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匯市,外匯交易員的工作也是高潮迭起,尤其是任職外商銀行的外匯交易員,每日都像在刀口上舔血,心臟要強,一不小心,隨時都要捲鋪蓋走人。

同樣是外匯交易員,本國銀行與外商銀行大相逕庭,本國銀行可以自己操作的空間小,操盤也較保守,薪水也沒那麼優渥,反觀外商銀行,外匯交易員每日都是「衝、衝、衝」,替老闆賺錢多寡是關鍵,賺了,就是英雄;大賺,還有機會飛上枝頭當鳳凰,坐領高薪不難,隨之而來的挖角,更是人生更上層樓的機會;一旦慘賠,隨時都有捲鋪蓋走人的機會。

因此,外商銀行外匯交易員每日看著電腦螢幕上分分秒秒都在變化的匯率,自己的飯碗也跟國際匯市波動一樣,瞬息萬變,不容許絲毫的恍神。

一般而言,外商銀行的外匯交易員薪水都是談來的,有月薪、有年薪,要看昔日操盤績效,也得視個人表現,紅利才是最大的財源,有本事,拿高薪不是問題,沒本事、抗壓性低的,最好別選擇此一行業。

——————————————————————————–

金融大盜 國內外 貪多判少

記者高嘉和/特稿

台南監獄有名收容人每天將保麗龍襯墊一頂頂放進安全帽內側,日薪不到200元,少有人知,他就是12年前犯下侵吞國票102億元的金融大盜楊瑞仁,以他在獄中工作所得來還錢,恐怕得全年無休工作13萬年以上,才能還清國票的損失。

楊瑞仁犯下台灣史上金額最高的金融大盜案。但相較12年前,英國霸菱銀行年輕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員李森(Nicholas Leeson),讓霸菱銀行慘虧14億美元,約近台幣500億元,最後搞垮了230多年歷史的霸菱銀行,楊瑞仁還不算「最大腳」。

1995年,年僅29歲的國票證券營業員楊瑞仁爆發盜開國票商業本票,並向台銀信託部貼現炒股,導致國票巨額虧損102億元。楊瑞仁因此被處13年徒刑,併科罰金30億餘元,事後又因賄賂管理人員代炒股案,再加6年刑期。直到今日,楊瑞仁還在台南監獄服刑中。

犯下霸菱案的李森似乎走運多了,李森當年大膽作多日經指數期貨,造成霸菱銀行慘虧14億美元,最後竟拖垮整個霸菱,竟只被判6年半有期徒刑,並且提早在1999年7月就假釋出獄。

但出獄後的李森反而接受來自各方邀約演講、出書,一場演講要價近1萬美元,要聽他演講的多是銀行界人士,理由只是想知道李森當初是如何捅出這大漏洞,好回去加強內控、防患未然。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