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走高的幕後推手

——原油期貨交易 

標籤:

【大紀元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允綜合報導)近來油價一路飆漲,使國際原油價格再度成為牽動社會神經的敏感話題。不過,跨國流動、種類繁多且供需不一的原油定價權取決於何方?關係民生消費的油價漲跌又因何而起?

基本上,原油供需影響著國際原油價格。但國際能源總署曾指出,儘管全球原油供需相當吃緊,卻尚未出現供應短缺的問題,全球原油的日產量一直處於大致平衡、供略高於求的狀態。由此可知,目前的高油價其實與原油產量並無太大的關係。

油價所反映的供需問題,除了原油產量,還與穩定市場的原油庫存狀態有關,原油庫存量越多,油價就越便宜。此外,影響油品供需狀況的煉油廠產能問題,也是牽繫油價波動的原因之一。

除了供需關係,導致油價變化的因素還有政治、氣候以及活躍在原油期貨市場上的對沖(避險)基金。

眾所皆知,產油國的政局不穩定將影響原油的供給量,嚴寒的氣候會造成原油需求量大增,一旦颶風、火災或停電之類的天災人禍殃及油田或煉油廠,油價也會連帶遭到波及。以上這些因素都會短期或區域性的帶動油價上揚,但在全球原油供應總體上始終維持供需平衡的情況下,所謂的原油短缺問題既不存在,國際原油價格的走勢卻時見大幅波動且持續攀昇,這在很大程度上卻與原油期貨交易有關。

人們所談論的國際原油價格,其實是指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原油期貨市場交易價的漲跌,決定了國際原油價格的漲跌,而原油期貨市場60%以上的交易均來自對沖基金,這些握有龐大資金籌碼的基金投資人在原油期貨市場上伺機而動、進出頻繁,從中影響油價走勢,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一些國際銀行與投資公司均設有對沖基金參與原油期貨的買賣,它們積極介入石油市場,大量囤基原油期貨,以致油價居高不下,已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供需、政治、戰爭或氣候等因素,成為主導或炒作國際原油價格的主要力量,使得原油期貨市場上一有風吹草動,油價就會隨之起伏跌盪。

這股不容小覷的對沖基金投資活動,主要活躍在美、英兩國的原油期貨交易市場,此因原油期貨交易價,主要參照世界兩大原油定價體系定出基準價,一種是美國的西德州中級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簡稱WTI)報價 ,另一種是英國的北海布倫特原油(Brent North Sea crude,簡稱布倫特)報價。

WTI的原油期貨價主要在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交易,北美和銷往美國的原油輸出國都採WTI的報價定價。英國的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則採布倫特的原油價格交易,歐洲、中東與非洲國家的石油價格,通常都參照在洲際交易所買賣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定價。

以同時銷往北美與歐洲的中東產油國為例,其計價方式是:銷往北美時,採紐約商品交易所的WTI原油期貨價計價;銷往歐洲時,採倫敦洲際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計價。至於亞洲,雖有杜拜原油(Dubai)、阿曼原油(Oman)、辛塔原油(Cinta)等幾種基準價可參照,但這些定價最終都依據WTI與布倫特的價格而定。

一般而言,美國WTI的原油價格較高,部份原因與美國的油品品質較為優良有關,同時也因美國還得承擔中西部地區的輸油管問題。石油交易商指出,美國原油期貨價時有漲跌、波動較大,這也使得美國原油期貨的交易量多於英國。通常WTI的原油期貨價格有所漲跌時,布倫特就會隨之上漲或下跌。多數新聞媒體在報導國際原油價格時,也大多引用美國WTI的原油期貨價,僅把英國布倫特的原油報價列為參考。

然而,由WTI主導國際油價的局面近來已略有改變。在布倫特把全球不確定性因素反映在油價漲幅後,過去六週以來,布倫特的原油價格即因敏感的中東局勢而急遽上漲,並在4月11日創下高出美國WTI報價6.37美元的記錄。4月12日,布倫特在英國洲際交易所的石油交易價為每桶68.35美元,而WTI在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石油交易價僅每桶63美元。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Calyon)能源市場研究負責人麥克‧威特能(Mike Wittner)為此表示:「簡而言之,現在布倫特比WTI更能直接反映出全球市場狀態。WTI的定價被相當地方化的因素影響著,而產自北海的布倫特定價已廣泛被用來交易,許多原油交易價都以布倫特的報價為準。」

牽繫國際油價的WTI原油基準價,取決於奧克拉荷馬州庫欣(Cusing)原油供應站的庫存量。庫欣的原油供應原已不敷所需,有賴自加拿大西部進口的原油支援,但近來火災與停電迫使一些美國煉油廠關閉,導致庫欣的原油庫存量在3月30日驟增了12%,在高庫存量、原油需求銳減下,美國 WTI的油價遭到重挫,而其它地區的油價卻因中東仍存在政治風險而上漲。為此分析師指出,逆勢下跌的WTI價格提高了投資者的對衝風險,已促使一些原油期貨交易轉向,改採布倫特的期貨價或其它的原油基準價。

以WTI報價進行原油期貨交易的紐約商品交易所認為,WTI的價格向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國確切反映出供需情況。其研究部副總裁丹‧布拉思達(Dan Brusstar)指出:「有人說WTI與國際市場脫軌,這並非事實。布倫特回應了歐洲與非洲的需求量,WTI則較能反映出美國的需求量。」

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貨交易量仍多於倫敦的洲際交易所,但隨著後者交易量的日益增多,前者的交易量已不如往常活躍。國際能源總署在其每月的石油報告中提到,WTI的交易量異常呈現持續性的萎縮,難以反映各國與國際的原油供需情況,已使人們質疑以WTI作為區域性基準原油價格的可行性。

儘管兩大國際原油報價的差距越大越大,長期投資者對此卻不以為意,認為這種反常現象一、兩年內就會結束,WTI與布倫特將很快回覆到原先的狀態。一些在兩邊都進行交易的投資人也認為,雙方的差價其實並不十分顯著。

對較長期的原油期貨投資者來說,兩邊的交易差價確實較小,以2008年4月交貨的原油價格為例,WTI比布倫特高出3美分。如此看來,WTI的地位還不會因一時的震盪就被取代。

這些年來,原油期貨價格在投資銀行與各種投資基金的頻繁操作下,已顯得有點撲朔迷離、難以預測。最近WTI與布倫特的原油價一跌一漲,固然其中多少都反映出原油的供需態勢與國際局勢,但實際上,全球原油的需求量只佔原油期貨交易量的三成,油價的波動幅度已遠遠超過供需的基本問題。換言之,持有龐大資金的對沖基金往往伺機而動,利用供需、政治、氣候等因素在原油期貨市場上進行炒作,推動國際油價上揚再從中獲利。

屢創新高的原油期貨交易,已然成為投資者獲利、投機者牟利的金融工具。在石油投機交易越來越活躍下,有分析師預測,所謂的供需、中東局勢問題對油價的跌幅影響有限,未來的國際油價仍會持續在高價上運行,消費者短期內將難以期待油價能理性的回歸到基本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油價再檢討?台經部長:已符合國際油價走勢
美網站票選最省油車 HONDA Fit奪冠軍
多頭獲利回吐  國際油價走軟
油價降啦  汽油可望降9角  柴油降1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