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國際糧援被北韓軍、官挪用

標籤:

【大紀元4月1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方冰2007年4月14日紐約報導)聯合國官員表示,北韓目前正面臨著新的糧食危機,國際社會需要為北韓提供更多的糧食援助。但是研究北韓饑荒的專家認為,造成北韓饑荒的關鍵問題是國際糧食援助並未真正惠及廣大饑民,而被軍方和黨內高官所貪污挪用。平壤當局的公共分配渠道現在基本上處於癱瘓狀態,大部份老百姓主要從自然形成的黑市獲得糧食。

危機大 資金少

世界糧食計劃署說,北韓由於國內糧食歉收和國際援助銳減,目前正面臨著十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數百萬人正在成為饑民。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北韓向世界糧食計劃署展現了新的開放姿態,希望獲得100萬噸糧食援助。但是,世界糧食計劃署的發言人貝司奧姆說, 要滿足北韓方面提出的糧援要求,需要更多的國際捐贈。

貝司奧姆:“現在我們最大的關切之一是我們在朝鮮開展援助行動的資金不足的嚴重問題。由於我們現在沒有足夠的資金,所以沒有能力向200萬饑民提供食品,而只能向75萬缺糧人口提供援助。”

諾蘭德是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曾經擔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的高級經濟師。他與哈格德合著的《北韓的饑荒–市場、援助和改革》最近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本書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對北韓饑荒做出的最全面最深入的分析報告之一。全書共分三部份:饑荒的原因和影響,國際人道援助的困境,北韓正在進行的變革。

問題在於分配

諾蘭德說,北韓在上個世紀90年代經歷了20世紀最嚴重的饑荒之一,死亡人數在60到100萬。導致這一嚴重後果的主要原因並非饑荒本身而是糧食的分配問題。

諾蘭德:“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特亞森為本書寫的序中所首次指出的,分配是關鍵,在饑荒中,即使有糧食,如果饑民沒有錢去買,仍然可能會餓死。我們在書中作了類似的分析,不過我們分析了北韓糧食分配問題的根源,那是政治原因而非經濟原因。”

外援未能惠及百姓

在美國亞洲協會舉行的新書介紹會上,諾蘭德說,他們曾經在北京對1300多名逃離北韓的難民進行了採訪,問他們怎麼評價北韓政府。這些難民大部份來自受饑荒影響最嚴重的東北部地區。

諾蘭德:“令我感到吃驚的是他們幾乎不知道北韓接受了國際糧食援助,大部份人根本不知道有糧食運進北韓。而對於知道有糧食援助的難民,只有百分之5從中得到了好處。當詢問這些知道有糧食援助的人是誰從中得到了好處的問題時,他們一致的回答是,首先是軍隊,其次是黨的高層官員。”

錯誤政策誤國誤民

諾蘭德指出,北韓饑荒的根源是平壤當局的錯誤政策。北韓政府試圖通過發展農業來建立自給自足的糧食安全體系,但是北韓人口稠密、耕地不足、氣候寒冷,農業生產需要依賴化肥、農藥、灌溉、發電等工業產品。1980年代北韓的工業經濟下跌,農業經濟也跟著一起滑坡。

諾蘭德表示,一般來說糧食減產後國家可以採取3種措施:

“你可以加強出口賺取外匯購買糧食;你也可以到外匯市場借錢買糧食;或者就是縮減消費、節約糧食。令人遺憾地是北韓政府選擇了第三種,於1991年發起了一日兩餐運動,減少全國糧食配給定量。 ”

北韓人民如果靠公共分配系統分發的每天300克糧食將無法維持生命。人們用各種方法對抗饑荒,包括吃草。市場經濟自然地發展起來,陷於絕望的家庭變賣家產換取糧食,工作單位也從事相同活動,甚至把資產拿到中國換糧食。這些活動誕生了非正式的市場經濟,這對社會影響深遠。

諾蘭德說,糧食市場成為大多數北韓人民獲得糧食的主要途徑,但是在90年代中期,當糧食生產有所恢復,國際社會提供援助,特別是來自中國和韓國的糧食進入北韓的時候,平壤當局卻關閉了糧食市場,禁止進行糧食交易。諾蘭德說,如果北韓政府真的希望進行改革,就應該讓市場合法化、制度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北韓會談 討論糧援與離散家庭團聚
2024年歐洲選舉6月6日正式開始
世界領袖紀念諾曼底登陸 拜登:聯盟很重要
法國紀念諾曼底登陸  蘇納克缺席當日國際聚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