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惠譽信評:台灣證券業今年獲利持續成長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六日電)英商惠譽國際信用評等公司今天表示,2006年台灣證券業獲利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達7.8%,較2005年的2.3%及過去 5年的平均數5.3%為高。至於今年,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表示,就今年成交量表現,對大型券商獲利不錯;券商在承銷金額與案件也會有小幅成長。

惠譽信評今天舉辦「台灣證券業–回顧與展望」記者會,對於台灣證券業的現況與發展提出以上看法。

惠譽信評金融機構評等協理陳怡如表示,台灣證券業2006年較佳的獲利,主要受益於整體交易量的提升(達26.4%)。

李信佳補充,台股去年成交量不錯,而券商主要營收(78.5%)來自經紀業務,去年台北股市每天成交量平均為新台幣 970億元,今年前幾個月每天成交量平均為1100億元,從今年成交量表現,對大型券商來說獲利將不錯。

不過,陳怡如點出台灣券商目前的困境。她指出,券商承銷業務的獲利表現較弱(占營收約7.6%),主因初次公開發行(IPO)的件數與金額下降與有限的承銷手續費。承銷案件與金額從2002年的高峰達5000億元及200 件,降到去年僅1100億元,承銷件數不到50件。

她認為,這與產業結構和市場發展有限相關。李信佳提到,與全球景氣也有關係。他補充,今年承銷商會有「否極泰來」,今年初有些創新發行的小型公司將有IPO計畫,預計今年IPO案件與金額會較小幅成長。

惠譽信評表示,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及證券商的獲利能力受限於嚴苛的法制規範及較不利於業務成長的稅制,稅制對券商較不利,例如銷售結構型商品,本國券商發行者需課稅,外國發行者視為境外所得不必課稅。

另外,市占率第一的元大京華證券與復華金控合併後,市場上較小的獨立券商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因為這些公司缺乏可依賴的銀行支援及交叉行銷的平台。目前前15大券商,獨立者只剩6家。

李信佳指出,元大京華證券合併復華證後市占率約12%,但像寶來證市占率為4.06%,在建立新興商品有一定知名度;中信證在台灣市占率為4.04%,3成以上營收來自海外(香港、泰國),不見得要靠台灣市場。

惠譽信評表示,今年台灣證券業的評等展望將可維持平穩,在最近一次的評等週期,在17家受評的券商中,有兩家調升評等,包括日盛證券與大展證券。

惠譽信評也指出,台灣券商是否能展現平穩的獲利能力,擴展新業務與有效地控管市場風險也是影響未來評等的關鍵因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