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融股PE值低外資青睞 可望為Q2台股主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7日報導】–第二季產業展望專題報導之三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七日電)台股衝破8000點,金融類股指數也重回千點大關,由於今年狀況確定較去年為佳,且金融股普遍股價淨值比 (PE值)偏低,外資也看好金融股後市成長,大舉加碼金融股,法人表示,由於金融股目前占成交比重仍低,若成交量持續擴增,金融股可望成為第二季台股主流。

不過,從新銀行首季獲利看來,雖然卡債風暴影響已減緩,但金融業獲利能力仍在谷底徘徊,國泰世華銀以每股稅前盈餘0.57元居冠,永豐銀行與玉山銀行則分別以每股稅前盈餘0.4元及 0.31元居二、三名,台新銀行首季每股稅前盈餘則為0.29元。

遠東商銀今年首季自結每股稅前盈餘則為0.06元。唯一虧損的是大眾銀行,由於3月續提呆帳準備新台幣4.62億元,拖累首季稅前虧損1.84億元,每股虧損0.09元。

雖然獲利成長爆發力尚未顯現,外資圈率先傳出看好金融股的聲音,包括摩根大通、野村證券、高盛證券和花旗環球證券皆認為,市場已經超賣金融股,目前金融股平均股價淨值比降到 1,現在是進場撿便宜的時候。

本土法人認為,金融股適時表態是帶動大盤順利站上8000點大關的主力,加上金融股成交值占大盤成交值比重,已從3月間3%到5%的窒息量,擴大到 8%以上,預料未來只要成交值比重持續放大至一成到二成間,指數應有機會上攻。

根據統計,在近10個交易日中,外資買超金融股中的第一名是兆豐金的7萬2509張,其次為開發金4萬1373張,接下來是富邦金、中信金、台新金、復華金等均逾3 萬張。

高盛證券金融分析師張進森分析,日前金融股表現不佳的原因,包括消費信貸的負面衝擊、潛在的房貸危機,以及美國次級房貸違約問題等,但這些憂慮都被市場過度放大,對台灣金融股影響已反應完畢。

花旗環球金融分析師鄭溫煌則認為,金融股表現不佳的原因是缺乏題材激勵,加上對本土房貸市場和美國次級房貸衝擊的雙重憂慮,隨著金融指數大跌,現在是買進金融股的時候。

張進森進一步表示,金融整體現金卡的不良資產雖然仍在增加,但整體壞帳情形已經漸趨穩定;在房貸方面,因目前利率仍低,以及明年有總統大選利多,台灣地產價格不會大跌,加上整體經濟溫和擴張,房貸情形不用過度憂慮。

野村證券最新報告指出,台灣金融類股股價已在底部,因營收復甦力道,未來將魅力大增,而消費金融業務未來再過半年到一年即可重新轉虧為盈,轉機題材將是金融股一大賣點。

而從外資喊進名單來看,包括國泰金控、中信金控、復華金控、兆豐金控及富邦金控都是看好標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