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亮超新星爆發或有所啟示

人氣 4

【大紀元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尚善報導)美國太空總署近日宣佈,去年發現的一次超新星爆炸堪稱有史以來最猛烈的一次,再度引發人們對天體變化乃至社會變遷的關注。

這枚屬於距地球2.4億光年的NGC 1260星系的超新星爆炸,去年秋天由德克薩斯州一名研究所學生首度觀測到,美國太空總署隨後以各種精密觀測設備捕捉其爆炸景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體物理學家浦雷說:「如你所見,錢德拉X光望遠鏡的確探測了這枚超新星,但其X射線比我們設想的,也就是白矮星爆炸時的光度還黯淡1,000倍,所以這的確是枚超大星體的終結,而其爆炸機制則是前所未見的。」

美國太空總署通過動畫模擬,重現代號SN 2006gy的超新星爆炸畫面。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天體物理學家史密斯說:「它的所有物質都迸裂射向宇宙,所有這些重元素,這些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都噴向遠方,然後又加熱並閃耀光芒,我們可以看到它驚人的噴發。」

據稱,SN 2006gy爆炸的亮度比之前所見過的高5倍,分析認為其質量比太陽大150倍,而非通常超新星的8~20倍,被史密斯形容為「龐然大物」。美國太空總署指出,超新星爆炸通常持續數週,但SN 2006gy持續了70天,「光芒在天際閃耀了數月之久,甚至爆發200天後仍有普通超新星的亮度」,因此被譽為「超新星之王」。

SN 2006gy爆發前向外拋射大量物質,這與7,000光年以外的銀河系船底座伊塔星(Eta Carinae)相似。科學家懷疑伊塔星可能也在醞釀一次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意味著恆星的滅亡,同時由於拋出的物質和產生的巨大衝擊波,將在一定範圍內觸發新恆星的誕生。爆發後的星體通常形成白矮星或中子星,質量較大者將形成黑洞。但觀測顯示,SN 2006gy爆炸後並未像其他巨星一樣形成黑洞。科學家認為它可能是一種新型的超新星爆發,和理論的預期存在根本差異。

人類對超新星的觀測和記錄由來已久,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公元185年,近代觀錄數據則漸趨穩定。根據哈彿大學天文網站數據顯示,人類觀測到的超新星爆發在1991年以後增長迅速。據統計,1981~1990年觀測到的超新星爆發共314次,而1991~1998年為719次,此後每年爆發次數更突破200次,2006年更達到551次,大幅改寫2005年367次的觀測紀錄。

中國自古就有「看天象、知興衰」的傳統,這在現代科學中也得到佐證。在量子力學研究中發現,微觀粒子間的聯繫不受光速限制,一個非常有名的現象叫「量子纏繞(quantum entanglement)」。科學家發現,處於一個體系中的一群粒子在相互分開後仍可保持瞬時聯繫,對其中一個粒子的干擾會同時使其他粒子受到干擾,而不管粒子相距多遠。量子纏繞是目前熱門學科量子超距離通訊(quantum teleportation)的理論基礎,目前在實驗上已取得重大突破。這也解釋了為何相距甚遠的星體變化會與人類的活動相關聯,因為按照大爆炸理論,宇宙在爆炸前本就屬於一個體系。

還有科學家提出「分形宇宙(Fractal Universe)模型」,認為宇宙在不同尺度上有驚人的重複性結構,例如原子和銀河系的類比,原子和中子星的類比,它們都在包括半徑、周期、振動等各方面展現出十分相似的地方。如果把一個原子放大10^30倍,其特點就和銀河系差不多。這種理論還認為,宇宙中的任何一個原子,也包含了整個宇宙的某些信息,是宇宙的「全息胚」。由此也能解釋,通過觀測星體的變化推測地球甚至整個宇宙的變化。

除了超新星,科學家近年來也觀測到大量新星體的誕生。例如據哈佛斯密蘇年天文中心網站最近報導,斯匹哲紅外線望遠鏡發現2個近臨新生星體正以強大的射線束撕開孕育它們的距地球600光年名為BHR 71的雲團。根據記載,歷史上每當有天象巨變後數日到數年間都會發生劇烈的社會變動,相信這次也難以有所例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古今:人心變,天必變!
視頻組合:4月以來大陸頻現日暈奇觀
宇宙的命運 暗能量操控
農政單位引進滑菇栽種  營養豐富售價看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