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稱經濟放緩窮國面臨更大風險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若思2007年5月29日華盛頓報導)世界銀行星期二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經濟的放緩擴大了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風險。報告還表示,富裕國家需要履行它們援助貧窮國家的承諾。

*全球經濟增長今後幾年將逐步下降*

世界銀行在年度全球發展金融報告中表示,全球的經濟增長在今後幾年裡將會逐步下降,從2006年的4%下滑到2009年的3.5%。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也會隨之下降。去年,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為7.3%,世界銀行估計到2009年可能會下滑到6%。

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過程將會很平穩,但是可能給一些發展中國家帶來風險,其中包括出口需求下降、金融系統被打亂等等。此外,由於小麥、玉米和大米的庫存減少,這些農產品的價格可能急劇上漲,給窮人帶來嚴重後果。

*專家認為對窮國的影響不能一概而論*

美國喬治亞大學國際貿易與安全中心的南亞項目主任西瑪.加羅特教授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指出,目前雖然美國經濟有放緩的趨勢,但是日本和歐洲的經濟發展仍然強勁,因此世界經濟的放緩不會很顯著,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也不會太大。而發展中國家的情況也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

加羅特說:“中國為發達國家提供很多商品,(世界)經濟的放緩將使(國際市場)對這些商品的需求減少。至於其他比較小的亞洲國家,它們的產品一般不是高科技產品,而是原材料。如果需求下降,由於這些國家有很多是以出口為導向的,它們市場需求的下降肯定意味著它們的經濟增長會受到影響。”

加羅特教授說,印度與這些國家的情況不同。印度向發達國家提供的主要是服務,這方面的需求不會出現大幅度下降。因為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和歐洲的公司把工作外包出去,它們正在印度建立更多的提供服務的設施。因此,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對印度的影響不會很大。

*世行報告建議窮國採取措施降低風險*

世行報告的主要作者曼蘇爾.達拉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發生金融震盪時,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擁有的巨額外匯儲備可以發揮緩衝作用。他特別指出,中國和一些中東國家已經把外匯儲備多元化。發展中國家的外匯儲備去年增加了6330億美元,其中巴西、俄羅斯、中國和印度所佔的份額高達70%。

世界銀行的全球發展金融報告還指出,跨越國界的併購熱潮使發展中國家去年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創下歷史新高,達到3250億美元。此外,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私人資本去年也打破了歷史記錄,達到6470億美元;但是私人外國資本的增長比2005年大為放緩,從34%下降到17%。報告表示,發展中國家需要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降低資本流入突然減少可能帶來的風險。

*報告呼籲富國兌現增加向窮國援助的承諾*

報告也談到非洲最貧困國家的狀況。報告說,由於部份債務被取消,一些最貧困國家得以進入國際債務市場。同時,國際投資人看來對有心改革的國家發生興趣,這些國家包括肯尼亞、尼日利亞、加納、讚比亞、坦桑尼亞、烏干達和莫桑比克。其中,加納、肯尼亞、尼日利亞和讚比亞預計今年將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國債。

不過,報告也指出,西方捐助國向窮國提供的援助近來有所下降,這些國家需要履行他們做出的在2010年之前把援助金額提高一倍的承諾。報告說,富裕國家提供的援助在2005年達到1068億美元之後,去年下降到1039億美元,令人擔心工業化八國集團在2005年做出的把對非洲的援助在2010年之前提高250億美元的承諾能否實現。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澤連斯基感謝菲律賓參加烏克蘭和平峰會
辛鮑姆宣布獲勝 成為墨西哥首位女總統
莫迪擬印度大選後改革 以與中國製造業競爭
報復英國?中共指英MI6策反公務員成間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