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第二代農民工沒有歸屬感?

人氣 7

【大紀元6月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採訪報導)中國新浪網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為「怎樣看待農民工換代」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第二代農民工雖然表面上已經溶入城市生活,但在內心深處,他們仍然是沒有歸屬感、仍然是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弱勢群體。

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5月中旬完成了對廣州等 地外來就業青年業餘生活狀況的調查。調查顯示,到2006年底,廣東的外來人口超過2600萬,其中18-40歲的就業青年占70%到80%。這些人更加關注自我,更加認同城市,加速自我提升,維權意識更強,他們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二代農民工

但新浪網發表的署名肖擎的文章則認為,第二代農民工與他們的父母相比,雖然在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變化,但他們權利的獲得、公民價值的體現與他們的父母相比並沒有太大的進展。作為進入城市的外來人,他們同樣都屬於沒有自豪感、沒有歸屬感的群體。

文章說,無論中國新一代農民工的業餘生活如何豐富,比如,他們能夠像城市人一樣上網聊天、去歌廳舞廳唱歌跳舞,去酒吧喝酒,但他們的底氣不足,他們仍然會選擇跟自己的農民工朋友在一起,而不是與城市人打成一片,他們的心靈仍 然處於城市的邊緣。

就第二代農民工的生存現狀 和社會地位等問題,本台記者採訪了兩位在城市打工的中國農民工和一位城裡居民。一位來自山西、現在北京打工的女士是第二代農民工,當被問到她有沒有低人一等或受到歧視的感覺,這位年輕的女士表示—

年輕女工:「應該有,像我們這些年齡小的人,別人在上學,我們在打工。」

記者:「上網聊天,跳舞什麼的跟城市孩子的區別是什麼?」

年輕女工:「人家是性格比較開放一點,我們就內向一點。」

不過這位女士也表示,在工資福利等方面,農民工與城市工人的待遇基本一樣,
也許與自己的同類交朋友感覺更舒服,這位女士的男友也是一位農民工。這位女士說,她在北京已經打工一年多,基本適應了北京的生活,記者問她會不會長期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年輕女工:「暫時沒考慮這個問題。目前的打算就是趕快學個什麼,在北京找一份固定的工作。」

記者:「將來打算回山西嗎?」

年輕女工:「回村裡也不是很適應,準備在這兒找一份工作。」

第二位接受本台採訪的是在廣州市一家酒店工作的當地女士,當記者問她,外來打工的人與當地人有沒有區別時,這位女士回答說—

本地女士:「沒什麼區別,因為外地工跟當地工享受的養老保險待遇是一樣的,除了公務員和企業的當官的要考試。一些企業的普通工人、服務生跟當地的是一摸一樣的。以前有歧視,現在沒有了。現在廣東的勞動力很缺,很多地方都招不到人,所以待遇不同的話,他們就走掉了。」

記者:「他們這些農民工的生活方式跟城市的有區別的嗎?」

本地女士:「他們不是農民工,他們的爸爸媽媽是種田的,但是他們都是沒有種過田。我就是覺得他們玩的時候就只找他們自己人。」

記者接著又詢問這位女士,她歡不歡迎外來的農 民工來廣州打工,她說—

本地女士:「我們很歡迎,因為現在勞動力很缺。酒店呀,哪裡都是外來的,廣東的就很少。沒有他們廣東就不能很正常地運轉。外地民工佔了很大部分,要是新年什麼節的時候他們要是回家了,整個馬路就是靜悄悄的。」

最後一位接受記者採訪的是在西安打工的第一代農民工韓先生。他說,現在在城裡打工的人基本與城裡人一樣,有的甚至比城裡人掙的錢還多,但福利待遇可能還不如城裡人。談到中國農民工是不是仍然有一種低人一等、底氣不足的感覺, 韓先生說—

韓先生:「差不多是差不多,但他們可能其他的福利待遇可能就沒有了。工人起碼在看病、住房還有其他什麼的還有補貼。」

新浪網的文章說,要改變中國農民工所面臨的不平等、低下、弱勢等屬性,需要制度的改變,需要全社會重新確立起尊重人的信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唯一一次和農民工打交道的經歷
NHK《激流中國》 剪影8億農民淚
《激流中國》第一集  富人與農民工
「國際特赦」指中国人權惡化 歧視民工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