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今日歡呼孫大聖 只緣妖霧又重來」

梁京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13日訊】大陸高考前後,主流媒體掀起了一個紀念鄧小平恢復高考三十周年的熱潮。無論是報刊雜誌還是電視廣播,都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報導。而這一段時間,恰好又是六四前後,大陸媒體當然是隻字不敢提。在專制的淫威下,媒體的這種選擇性記憶,不能不令人痛感中國距離一個正常的現代國家尚有多麼遙遠。

應該說,此次大陸媒體對鄧小平恢復高考三十年的炒作,並非僅僅是曲意迎合當局的應時之舉,也不僅僅是給那些當年恢復高考的受益者、今日當權得勢的精英們一個炫耀的機會,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次心照不宣的輿論攻勢,敦促大陸領導人痛下決心,對深陷危機的高等教育,像當年鄧小平那樣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今日大陸的高等教育是否存在嚴重的危機,這對於大陸的普通人,尤其是身在中國大學的師生而言,早已是一個無需爭論的問題。

其實,對大陸高等教育存在危機,心裏最清楚的是中共領導人。上周的鄭州事件,當局之所以很快就處罰了毆打擺攤女大學生的城管人員,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大陸領導人非常明白,大學生們對當局和大學現狀的不滿,已經達到了危險的地步,如不及時處理,鄭州事件很可能給學生更大規模的洩憤提供一個藉口。

不久前發生的另外一件事,也說明當局對社會和大學生對高等教育的不滿,已經高度緊張。當局最近決定,每年增加300多億財力,來解決大中專學生上不起學的問題。而為了給兩千多萬農村赤貧人口提供低保,中央財政僅拿出了30多億資金。一個赤貧人口一年不過得到一、二百元,而一個貧困大學生一年將要得到近一萬元。對比之下,當權者心中孰輕孰重,不言自明。更有意思的是,對這一重大的新政策,當局並未大肆宣揚,說明他們心中明白,亡羊補牢,宣揚只會刺激更多的不滿。

多花錢就能克服今日大陸高等教育的危機嗎?大陸領導人自己也未必相信這一點。大把花錢,只說明他們知道問題嚴重,但並不等於就知道該如何辦。為了平息不滿,當局目前關注的重點,顯然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但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不同,公平從來就不是首要的問題。高等教育的首要問題,是要不要接受思想和學術自由的理念,而這恰恰是大陸當局不敢正視的問題。

歷史上,中國的科舉制度曾是舉世最公平的官僚選拔制度,結果也沒能挽救守舊帝國的傾覆。今天的高考再公平,助學金再多,只要不改變培養奴才的教育方針,還是不能生產出現代社會需要的思想和人才,而只能重蹈覆轍,把越來越多仕途失意的讀書人逼向邊緣化,逼向反當局,甚至反社會的人生選擇。中共老一代中的許多人,當年不就是這樣走上革命之途的嗎?

在大學不應培養奴才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和鄧小平的見識,應該說比現在中共的領導人要高明得多。

大陸媒體熱炒鄧小平恢復高考三十年,不禁讓我想起毛澤東的詩句:“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今日中國的大學,確實再度被重重的奴化妖霧所籠罩,問題是,中國還會有孫大聖嗎?我們還需要一個新的孫大聖嗎?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假仁假義的仁政能走多遠?
梁京:溫家寶的末世良臣心態
梁京:物權法  財富的種子還是亂世的地雷?
梁京:從中日關係惡化中得到的教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