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呼籲妥協化解歐盟憲法分歧

標籤: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大紀元綜合報導)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總理梅克爾呼籲成員國表現出妥協誠意,就簡化的《歐盟憲法條約》達成協議。波蘭總統卡臣斯基認為,《歐盟憲法條約》改變了歐盟27個成員國的投票機制,而且在歐盟新約投票制度之下,它將喪失影響力。

據BBC報導,梅克爾表示,通過該條約將有助於歐盟在外交政策上保持一致,使歐盟更具決策力。歐盟即將於6月21至22日在布魯塞爾舉行首腦峰會,主要議題就是討論修改後的《歐盟憲法條約》。

德國目前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總理梅克爾尋求說服波蘭不要威脅阻擾推動這個能將27國從僵局中解開的新條約。

波蘭異議

波蘭總統卡臣斯基此前曾表示,對任何削減波蘭投票權的新條約將動用否決權。

波蘭總統卡臣斯基認為,《歐盟憲法條約》改變了歐盟27個成員國的投票機制,新的「雙重多數」機制使波蘭的投票權大打折扣,而德國等國的權力增大。

據法新社報導,華沙方面指責德國屬意的「雙重多數決」(55%會員國,代表65%以上人口),會讓大國在重要投票上具有過大影響力。

華沙要求投票票數,必須以國家人口數的平方根為依據。平方根機制主張歐盟決策時採用「平等影響」的原則,即每個成員國在表決時擁有的票數以該國人口數的平方根為依據來計算,而不是僅僅根據人口數量,這將增強包括波蘭在內的中小成員國在歐盟決策時的發言權。

波蘭人口3千8百萬,是2004年新加入歐盟的10個成員國中,最大人口的國家。

波蘭總統與總理卡臣斯基兄弟已經將反對歐盟新約,作為他們國內政策的核心議題。波蘭總理卡臣斯基多次表示,波蘭寧死也要爭取以人口平方根為依據的投票制度;華沙方面也釋出訊息,不會在到訪華沙的西班牙總理薩巴德洛與法國總統沙柯吉等人的壓力下屈服。

2004年簽署的《歐盟憲法條約》原定在各成員國以全民公決或議會投票方式通過,但法國與荷蘭民眾在2005年否決了這一條約,致使其陷入僵局。

相關新聞
德韓致力於貿易多元化 擺脫對中共依賴
荷蘭首相呂特將成為北約下一任領導人
傳美擬禁卡巴斯基殺毒軟件銷售 釋何信號
歐盟首次針對俄羅斯天然氣實施制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