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航空面面觀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7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得倉桃園國際機場二十八日電)在國外運轉近三十年的廉價航空,三年前一家業者新闢新加坡-台北航線後,民眾商務或旅行有了選擇,但「一分錢一分貨」是千古不變定律,低廉機票的背後就是成本控制,任何支出都要降低至最少,因此旅客要有心理準備就別奢想要免費或應有機上服務,它只能載你到目的地。

低票價航空起源於約三十年前的北美洲,其中又以德州的西南航空為代表,能夠把機票降到一般傳統航空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如此的便宜,道理很簡單就是控制成本。

發源於澳洲的捷星亞洲航空營運總監柯菲亞提斯(Con Korfiatis)曾表示,傳統航空公司的票價,除了從甲地飛到乙地的必要成本外,其他像是酬賓哩程、貴賓室、餐飲、機上娛樂系統、人事支出等,這些額外附加的服務,其實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高,自然票價就要高。

廉價航空在美洲、歐洲或澳洲至少都有十年以上商業運轉經驗,綜觀這些區域,多半是航程約一至二小時,為不願開車的民眾提供另一種便捷的交通服務,最簡單的概念就是平安將旅客送到想去的目的地,其他都不需要。

目前經營台灣市場的有三家廉價航空業者,它們分別經營台北-新加坡、台北-馬尼拉和台北-香港三條航線,至於票價部份也有淡旺季之分,價格也浮動,另外同一條航線的航空業者,不時推出特定航班的超低票價來競爭,使得航空市場更自由化、更符市場機制。

新加坡航空台灣分公司公關經理吳蓓南指出,全球的航空業者都會針對不同的客層以計畫性或階段性方式來進行促銷,尤其現在網際網路的便利,許多民眾都會透過網路獲取旅遊優惠資訊,公司會根據下一季的訂位情況,不定時推出優惠機票,回饋消費者,創造旅客和業者的雙贏局面。

至於消費者要選擇傳統或廉價航空,完全視自身的需求而定,例如廉價航空班次少、機票限制條件多、餐飲娛樂付費等,一般業者則否,如果只是想要單純搭機抵達目的地,廉價航空是不錯的選擇。

在油價高漲的今日,航空市場將面臨更艱困的挑戰,廉價航空和傳統航空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就消費者來說,旅行、商務有更多元的選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相關新聞
廉價航空公司新開張  票價低到只要十美元
旅遊旺季將屆  歐廉價航空推出割喉低價機票
維珍獲許可在美國設廉價航空公司
宿霧太平洋航空往返馬尼拉台北班機啟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