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船北極宣示主權 將成西方國家爭論焦點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俄羅斯最近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的新聞是在俄羅斯號核動力破冰船的護送下,俄聯邦水文氣象和環境監督局所屬船隊的旗艦費奧多羅夫院士號到北極宣示主權的動作。

這個“2007北极”探險行動是由俄國資深探險家、國會議員齊林加諾夫率領,齊林加諾夫和另一名國會議員葛魯茲德夫將乘着小潛艇,下潛大約4千2百公尺抵達海床,7月29日先進行測試并留下一面俄羅斯國旗。而這一部份海床据悉富藏石油与天然气。

據外電報導,美國對此事非常緊張,也立即派出探勘船前往北極,並派出衛星、間諜飛機全面監控俄羅斯探勘船隊的行動,但是這些訊息傳到莫斯科後,卻更加凝聚民氣,支持政府討回北極的決心。未來北極海紛爭將是俄、美等西方國家對峙爭論的新焦點。

據此間親官方的人士說,據軍方的消息,俄羅斯早已派出核動力潛艇在北極完成事先蒐證工作,這次俄羅斯探勘船隊上載有上百名科學家,與國家電視台浩浩蕩蕩上北極。

俄國主要是要以學術理論與法律論點證明這塊相當於義大利、德國和法國面積總和,大約蘊藏著一千億噸石油與天然氣的北極海領土是屬於俄羅斯領土。

依照俄羅斯觀點,從科拉半島到楚科奇自治區頂端的海岸線構成一百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區域。自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起,這個區域在俄國各種地圖上被標示為蘇聯領土,蘇聯解體後成為俄羅斯領土。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一九九七年簽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依照公約二百海里經濟區條件,俄羅斯喪失了北極海的主權。

此間政治觀察家安德烈耶夫說,一九九七年,當時主政的葉爾勤總統開始第二任總統,由於早先選舉過程是在驚濤駭浪中靠西方支持險勝。當選後的葉爾勤為穩定國內情勢,對西方採取近似討好的和解政策。

但是此舉卻引來其它國家立即開始對該地區提出領土要求,而且提要求的還不僅僅是北極地區的國家。而這次俄羅斯宣示北極主權的意義,表示俄羅斯不同的時代已經來臨。這項動作可視為俄羅斯總統蒲亭當前對外政策的延伸。

而這次外界最注目的是,俄羅斯如何證明北極是它的領土。俄羅斯國營通訊社「俄新社」評論說,提供這種法律機會的也正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條文。如果俄羅斯能證明,是羅蒙諾索夫海嶺將西伯利亞陸台直接延伸到海中的部分,那麼幾乎就可以將整個北極海劃歸俄羅斯。

安德烈耶夫說,當前國際社會要解決領土爭議,除有賴國家政經實力外,還要有科學論證與法律基礎,與緊密的地緣關係。俄羅斯對外正朝此一方向一步步努力,對內則有討回失去領土的國家意識。

相關新聞
報告:北極冰層融化速度快於預期
柏林動物園取消北極熊努特的貼身照顧
宣北冰洋主權  加北極用兵
北極冰泳第1人 挑戰攝氏零下1.8度水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