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明:怕包子有假?還是怕紙餡包子有假?

葉海明

標籤:

【大紀元7月31日訊】最近,爆出北京某早點部用廢紙箱做包子餡的新聞。很多人除了對國人道德缺失的程度感到無奈外,最擔心的是自己會成為類似事件的受害者。儘管官方媒體極力澄清紙餡包子是假新聞,可國人對中國的食品假貨毒貨防不勝防,早就心知肚明。比起那些一吃就要命的有毒食品,這紙餡包子還算是手下留情了。很多中國人都認為,為了自己的安全,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過,也有例外的。前兩天遇到一位來美國探親的老先生,一聽說海外網站報導紙餡包子新聞,氣得火冒三丈,因為他毫不猶豫的判斷這新聞是假的,是在抹黑中國,愛國情緒和自尊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其實,既然在中國是黨監督媒體而不是媒體監督黨,那麼長期浸泡在黨領導的媒體宣傳中,在長期形成的固定思維模式的黨文化中,這位老先生的觀點和激動情緒也就不為怪了。不過如果我們來比對一下正常的自由社會中正常人對此新聞的反應,也許會給我們一些啟示。

首先,面對紙餡包子新聞,如果是自由社會的人,第一反應肯定認為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絕對馬虎不得。如果媒體廣泛報導,沒人腦子裡會認為這種新聞會和是否愛國,是否破壞國家形象有甚麼關係。

其次,如果有人憑個人經驗判斷這是假的新聞,那麼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當事人名譽受損應該上訴,他也會很好奇誣陷別人的動機是甚麼。如果警察說報導虛假新聞的人是為了迫害國家形象,人們一定會一頭霧水,覺得不合情理。而在中國則不同了,黨文化中培養的「愛國」熱情一起,理智便被扼殺了,有助於維護其「愛國」情緒的一切官方宣傳就可以舒舒服服順順當當的入耳入心了。對自由社會的人來說不愛惜百姓生命何談愛國呢?

假設有人認為報導是真實的,那麼,持不同意見的人也不至於情緒激動的氣憤不已。其實,不管人們的觀點是甚麼,大家都會在事實的基礎上判斷而不是用情緒,感覺甚至政治嗅覺來判斷。

那麼一些中國人如何判斷真假呢?這要看是哪類人。

第一類人是掌權者,他們是為維護政權,黨的領導,和個人特權而騙人的人。這種動機解讀成老百姓一聽就能接受的概念時,就成了別有用心,製造虛假新聞,破壞國家形象,破環穩定和諧的不愛國行為。到最後甚至即便新聞報導是真實的也不應該報,因為黨和國家的利益在先,廣大百姓的生命其次。家醜不可外揚。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政治因素是決定真假的決定性因素,而非事實。

第二類人是受騙的普通民眾和黨員,就像這位身為黨員的老先生,憑「愛國」情緒決定真假。符合愛國情緒的就是真的,比如新聞報導的是美國人做紙餡包子,不僅不會懷疑是假新聞和感到氣憤,還會嘲笑美國也沒多好。這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非理智判斷,使人陷入一種自認為絕對正確的怪圈中。任何理智的分析都變成了一種別有用心的解讀。在這種心態下,人性被充分扭曲,於是人命關天是小,國家形象是大成了正理。也許危險到自己頭上時也難以有所領悟。在一個正常社會裏,政府或政府官員的形象,不應該是以珍視百姓生命為基礎的嗎?作惡者得不到懲罰,揭露作惡者的人卻厄運臨頭。明明是害國。

黨文化把愛國扭曲了,愛國變異成了愛黨,愛國變異成了護短,愛國變異成了發洩仇恨,愛國使很多人的思維變得多疑,狹隘和不理智,更談不上大國子民該有的自信和風度。

在一些人眼裡,這位老先生可能有些可笑和可憐,其實凡是在黨文化中浸泡過的中國人自覺不自覺的都隱藏著類似的可笑和可憐。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主動的自省自身黨文化的東西。有人說否定自己難,尤其是自己大半生形成的觀念。不過我們中國人應該鼓起這種勇氣,從黨文化的思維模式中跳出來,擁有正常人的正常思維,擁有真正的自信和尊嚴,而不是在怕別人不尊重自己,怕別人別有用心的心態中變得越來越狹隘。@(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網友不信紙餡包子是假新聞
紙餡包子「敗壞國家聲譽」 京視人員遭嚴處
新唐人週二直播:紙餡包子真假的背後
【熱點互動】北京稱紙餡肉包是假新聞遭質疑(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