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默多克收購《華爾街日報》

曹長青

人氣 38

【大紀元8月10日訊】《華爾街日報》最近要易主,成為美國媒體上一條熱門新聞,有各方報導和評論。一張報紙本身成了新聞,並不多見,主要由於《華爾街日報》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嚴肅報紙,在金融甚至輿論界的作用都舉足輕重。

雖然《今日美國報》發行200萬份,但由於該報的體育、娛樂消息比重較大,因此不受到政界和新聞界的重視。發行量180萬份的《華爾街日報》,多年來一直是美國報業的龍頭老大,比第二名的《紐約時報》多70萬份,比第三名的《洛杉磯日報》多100萬份。

《華爾街日報》所以成為金融大報,還因為它隸屬於“道鐘斯公司”。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的美國“道鐘斯指數”,即30家代表美國整體經濟發展指標的主要大公司的股市行情指數,由“道鐘斯公司”發佈。

在1889年,也就是中國1989年天安門事件前100年,《華爾街日報》誕生。那一年還有三個後來影響世界的人物出世,他們是希特勒,印度的尼赫魯,還有喜劇大師卓別林。道鐘斯公司的名字來自當年兩位創辦人的姓氏(一個姓“道”,一個姓“鐘斯”),兩人合辦了“道鐘斯公司”以及《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創辦三年後,於1902年被美國的班克羅福特家族買下,從此一直擁有到今天,整整105年。這樣一家大報要被收購、易主,本身就是新聞。而收購者更引人注目,他是美國,也是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世界級媒體大亨默多克(港臺譯為梅鐸)。

默多克是澳大利亞人,後來入籍美國。他的“新聞集團”可謂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跨國媒體帝國,淨資產超過400億美元,默多克的個人財產超過110億美元。

在澳大利亞,默多克擁有澳洲最主要的報紙《澳大利亞人報》,以及其他39家全國或地方報刊。甚至有報導說,默多克擁有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亞報紙。

在英國,默多克早就收購了老牌報紙《泰晤士報》,還擁有《太陽報》、《世界新聞報》,以及主要有線電視“天空電視”等。默多克擁有近三分之一英國的報紙。

在美國,默多克擁有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福克斯,發行量超過《華盛頓郵報》、全美排行第五的《紐約郵報》,好萊塢的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被稱為白宮必讀的政治刊物《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還有美國最大出版社之一的哈潑.科林斯(HarperCollins),以及各種各樣的音樂、體育、娛樂電臺電視等等。這次他是以超過《華爾街日報》的市場股票價值67%的高價(50億美元)大手筆買下了這家大報的主要股份,以及道鐘斯公司。

另外默多克還在義大利、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新西蘭、立陶宛、塞爾維亞、土耳其、喬治亞、以色列、斐濟、印度、印尼、香港等地有電視投資。

“新聞集團”擁有《華爾街日報》和“道鐘斯公司”後,在美國新聞和金融市場的地位更加顯著。因為網路出現,美國多數報紙的發行量近年都下降,但《華爾街日報》的發行量不僅基本保持,網路訂戶更大幅增長,現已接近100萬訂戶。在美國約1500家日報中,只有兩家大報的網路版敢收費,一個是《紐約時報》,再就是《華爾街日報》。但《華爾街日報》的網路訂費,全年是99美元,比《紐約時報》的網路年費49美元正好多了一倍,但《華爾街日報》的網路訂戶數量卻遠多於《紐約時報》。據《華爾街日報》最近公佈的統計,該報和“道鐘斯公司”加到一起,上季度的收入增加了30%。

美國輿論關注《華爾街日報》易主,主要是擔心這家大報是否會改變原來的立場。對此,《華爾街日報》發行人8月1日在該報發表了“向讀者報告”的公開信,強調購買《華爾街日報》的默多克,已與班克羅福特家族達成協定,繼續保持《華爾街日報》的言論報導等獨立立場,不予干預;將繼續該報實行的“準確、公正、權威”的標準。《華爾街日報》也就此發表題為“新老闆”的社論,告示讀者,該報的立場,不會因易主而受到影響;他們的七百名編輯、記者,仍將堅持過去一百年來的獨立辦報、誠實報導、客觀真實的既定原則。

《華爾街日報》易主受到廣泛關注,還有一個潛在因素,因默多克的現任妻子是來自中國的鄧文迪。 1999年,69歲的默多克和自己結髮31年的妻子安娜離婚,娶了比他小38歲的鄧文迪。默多克的財產繼承人原為四名子女,但鄧文迪用默多克冷凍的精子,又生出兩女。今年77歲的默多克早就患有前列腺癌,一旦離世,鄧文迪可能成為“默多克家庭信託公司”中最有權力的人-除了自己作為配偶獲得的合法股份外,還將作為兩個女兒(滿30歲前)的唯一監護人,而掌控兩女兒在公司的全部繼承財產。屆時如果發生財產糾紛,默多克的媒體帝國可能散夥或崩潰。

《紐約時報》最近發表了兩篇特稿, 說鄧文迪不是那種“相夫教子”型的女性,而在默多克的投資專案上非常活躍,成為生意高參,特別是對中國的投資。該文說,鄧文迪在中國和高幹子弟“拉關係”,包括和江澤民的兒子。默多克見過江澤民、丁關根等不少高層領導人。默多克夫婦甚至還在北京花500萬美元買下了距紫禁城不遠的一處四合院,有專人守衛。目前鄧文迪是“新聞集團”在中國投資的MySpace的主管。

“新聞集團”對《紐約時報》的報導表示不予評論。《華爾街日報》則在上述社論“新老闆”中回應說,這是因為《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不僅是報業競爭對手,更是意識形態對手(一左一右);用這種特稿方式貶損默多克和《華爾街日報》,有他們的動機。當然,從《紐約時報》的角度,自然不會願看到像默多克這樣的保守派媒體大亨擁有《華爾街日報》,那意味著雄厚的財力和鮮明的保守派理念等因素,可能使《華爾街日報》更加傾向保守主義;同時也更增加同在紐約一個城市的兩大報對讀者和廣告市場的爭奪。

而《華爾街日報》本身的政治立場,一向是中間偏右,傾向目前執政的共和黨保守派理念,尤其在市場經濟方面。該報發行人的《致讀者信》再次強調,《華爾街日報》的宗旨是 free people and free markets (自由人和自由市場)。這個宗旨的核心是自由!即堅信,只要人有自由,再實行市場經濟,就一定會有民主的制度,富裕的生活;也就是有了自由,才有繁榮。這不論從美國建國二百年的發展,還是從中國有了部份市場經濟的自由就有了人的生活品質提高的現狀,都可以證明,自由的可貴,市場經濟的重要。

雖然默多克擁有《華爾街日報》之後,引起一些擔憂,但專家指出,以默多克的雄厚財力和敏銳的商業投資眼光,更可能給《華爾街日報》帶來活力和更大的發展前景。而《華爾街日報》發行人的“致讀者信”以及該報的社論,似乎都充滿這種樂觀。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WSJ:美放寬短期免簽證做法有益經濟
曹長青:給歐洲寫墓誌銘
新聞集團買下道瓊 美媒體生態面臨大洗牌
新聞集團50億美元收購道瓊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