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長廊

【水彩行家】林順雄先生技法解析

為了展現水彩畫創作的多樣性。在本篇中,我們首先探訪了在水彩創作中融入濃厚中國色彩及技巧的林順雄先生。這與本刊大師篇中,介紹英國William Henry Hunt的英國傳統水彩技法,有明顯的風格對比,頗具趣味。



在一個初夏的夜晚,我們造訪了位於北投林順雄老師的家,林老師目前已自政戰學校美術系教職退休,專事水彩藝術創作。在這二層樓西式洋房,林老師熱誠的招呼我們,暢談了水彩創作的心路歷程,展示許多他的作品,也毫無保留公開了他的創作技巧及演變過程,讓我們共同來品嘗這些成果。



(一)林順雄先生簡介

1948年 生於台灣屏東

1972年 政戰學校美術系畢業。

1975年、1976年 連獲兩屆新文藝金像獎。

1978年 獲中華民國畫學會水彩畫金爵獎。

1982年 獲中國文藝協會美術類金爵獎。

1990年 擔任第四十四屆省展水彩類評審委員。

1979~ 第一次個展,至今已有十餘次個展。

(二)水彩技法簡介

林順雄的作品帶有強烈的中國水墨韻味,透過他獨具風格的安排,常有些結構嚴謹而富韻律感的東方味構圖出現,尤其喜歡用正方形的構圖。

他強調「虛中有實,實中帶虛」的觀念,常利用大面積的背景色或留白,來強化描繪精緻的主題,使畫面的賓主關係,對比分明而調和、優雅、清新而寧靜,真像是「畫中有詩」的境地。

他的「撞彩」技法是蠻有特色的:先以大量的暗色或墨汁在紙上勾出主題的形狀,在底色未乾之前,立即在重點強調的部分以較濃,高彩度的顏料點在墨汁上面,由於濃彩和墨汁的水份濃度不同,墨色會被排斥到形狀邊緣而形成趣味與韻味兼俱的特殊效果,在「嶺南派」的水墨畫中常見此種技法。



水彩畫繪製過程:

1.先把紙板的表面一層薄膜撕掉,形成富有變化的肌理畫紙,平鋪於地下作畫。

2.在紙板上渲染底色,統一色調,營造氣氛。

3.心中盤算好大概構圖後,不用鉛筆稿,直接用「濕中濕」畫法,畫出主題形狀,一氣呵成。

4.再用洗、刷、刮、磨、擦等技法修飾細節強化主題即成。



常用材料與工具:

1.台灣士林紙廠出產5尺見方硬卡紙。

2.林布蘭特水彩顏料、壓克力顏料、白粉、墨汁等。

3.以毛筆為主,水彩筆輔助。



當我們欣賞和瞭解了林順雄先生的水彩藝術與技法之後,更深切的了解,由於東西文化的交流,使20世紀水彩藝術創作的領域愈發寬廣了。

(本文轉載自《水彩雜誌》創刊號1993年8月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