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書摘

美麗枷鎖慘澹青春

為了維持完美形象,明明我都是考第三名左右,

媽媽竟向人炫耀我在班上第一名,

讓我很不舒服……

這是一個令人傷心難過的家庭故事。

維宜(化名)是明星高中三年級學生,因為患了憂鬱症,高三下開始陸續請長假,不願意上學。最後,學校顧念其以往表現優異,勉為其難頒發畢業證書給她。當年的升學方式僅有大學聯招,想當然耳,維宜沒有順利考上大學,這個挫折對她與家人來說,均是重大打擊。

維宜是經由學校輔導室轉介前來諮商。我猶記得她蓄著整齊頭髮,穿著制服的清純模樣,天真地說明自己的需求:「我想在世上尋求真愛,一種無條件的愛……」

美麗外衣下 扭曲的世界

維宜生長在單純的四口之家,有位長她兩歲、資質平庸的哥哥,因此從小父母便將天賦優異的她視為掌上明珠,努力栽培。陳太太四十多歲,是位事業有成的女強人,外表總是光鮮亮麗,但卻眉頭深鎖、神情憂傷;陳先生五十歲左右,與太太一同經營公司,穿著入時,卻沉默寡言。乍看之下,他們看似關心女兒的父母,但隱約在責怪少女沒盡責帶給家庭榮耀,使家庭氣氛烏煙瘴氣。

「黃老師,妳絕對不要相信我爸爸是好人,他是個偽君子。從小我們只要犯點小錯,他便嚴厲斥責、打罵,說是為我們好,天曉得他是在發洩?還是在管教?小時候,我的房門還被他用木棒敲破兩個大洞,妳說他是不是情緒失控?」維宜語出驚人地指控,道出看似幸福美滿的家庭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祕密。

「小時候在家念書,有時晚上會突然聽到『碰!』一聲巨響。我常常跑到父母房間詢問原因,媽媽總是編些謊言哄我回房。偶爾我因害怕與困惑,會詢問哥哥的意見,但他總顯得事不關己,趕我離開。直到有一回,我意外看到媽媽的傷口才恍然大悟,那些奇怪的聲音,是爸爸在『教訓』媽媽。」維宜痛苦地回憶往事。

「媽媽的忍氣吞聲,讓我很不以為然。生氣時,她總是習慣粉飾太平;為了維持完美形象,她幾乎可以付出所有的代價。還記得有一回和她去美容院洗頭,明明我都是考第三名左右,她竟向人炫耀我都維持在班上第一名,讓我很不舒服……」早熟的維宜看穿母親美麗外衣下扭曲的心理世界。

這個家讓我想逃離 但又走不遠

耳濡目染之下,維宜也養成了完美主義的性格。例如,她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作業,只為求字體工整,不容許任何瑕疵;從小養成外出前一定要洗頭洗澡的習慣,所以時常為了「完美形象」而遲到。

「我實在不喜歡自己這些習慣,但就是無法改變。不這麼注意細節,就會渾身不對勁,這也讓我討厭自己,好像自己愈來愈像爸媽一樣,我甚至會在心裡咒罵,都是他們害我變得如此不快活,無時無刻都是小心翼翼、無法放鬆。」少女幽幽地自我剖析。

「高三下學期,我覺得壓力實在好大……我看過爸爸打哥哥的模樣,真是恐怖。他只不過沒考上大學罷了,我爸爸動不動就打他出氣!我心想,萬一我考差了,他是不是也會這樣對我?光是想像,就冒了一身冷汗……在這個家,我覺得沒有人可以保護我,也沒人可以信賴、倚靠,這讓我想逃離,但又走不遠。後來,我認識偉哲(維宜的男友),心想可以放心倚賴他,誰知道他竟不告而別,令我心碎……」淚眼汪汪的少女娓娓道來。

行事曆上累積一百個X 我就想死

從小名列前茅的維宜自視甚高,身邊不乏追求者,但她從未動心。就在她洞悉父親毆打母親的事實時,急於尋找心靈上的慰藉,挑了一位相當登對的學長展開交往。然而,好景不常,兩人才交往一個月,男友竟消失無蹤,不再聯絡。維宜透過任何方式想與他溝通,男方卻避不見面,事後維宜才恍然大悟,自己已被拋棄。這對少女而言,實在是奇恥大辱,衝擊很大,她還企圖用自殺來表達抗議。

原本陳先生想採取舊有的方式來處理女兒交男友一事,沒想到竟火上加油,女兒完全不領情也不願受擺布,反而用自殺來威脅父親。父親心驚之餘,按兵不動,派妻子來遊說女兒放下感情,好好上學。結果,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摘自《我的孩子變了》 張老師文化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