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侯友宜:減刑更生人影響治安程度 仍待觀察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8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三日電)減刑條例實施半個多月,後續治安與醫療防治令大眾憂心。警政署長侯友宜今天說,到七月底前,減刑出獄者再犯案件數為五十八件,當中煙毒、竊盜較為嚴重,暴力犯罪則未顯著變動,減刑更生人影響治安狀況仍待觀察。學者則建議政府應建立國家角色為主的更生保護法制,提供輔導。

副總統呂秀蓮下午在總統府邀集政府相關單位、人權團體代表及學者專家,召開「全國減刑效應檢視座談會」。呂副總統關心因減刑出獄更生人對社會治安的衝擊、政府配套措施是否足夠、吸毒者是否除刑化,以及如何填補失聯的愛滋病患與精神病患造成的防疫漏洞等議題。

侯友宜說,預計今年度因減刑條例出獄者將達兩萬五千人次,到目前為止,警方針對一萬一千八百五十八名減刑更生人查訪,行蹤不明者比例為百分之十九;警政署統計,七月十六日至七月二十九日期間,全般刑案共發生一萬九千五百九十一件,竊盜案發生九千六百四十四件,比上期(七月二日至七月十五日)比率分別上升了百分之七及百分之四點六。

他表示,暴力犯罪及搶奪案件的發生比率則降低百分之十二。侯友宜認為,雖然半個月來發生台大副教授謝煥儒被更生人打死的案件,不過,僅由這半個月來的數據來看,很難研判治安有沒有因為減刑更生人增加而改變;煙毒案和竊盜案微幅上升,警方會加強源頭查察、加強查緝銷贓場所。

台灣更生保護會董事長顏大和認為,減刑更生人應比照假釋出獄犯,採取有強制力的保護管束措施,才能有效追蹤更生人的社會適應情況。

根據衛生單位提供資訊指出,這次減刑更生人中有四千多名煙毒犯,當中並有六百四十四名愛滋病患,但追蹤到的病患僅三百四十九人。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副研究員廖福特說,政府固然要關注這些人是否成為防疫缺口,但他們不是因為愛滋病坐牢,如果刻意強調,反倒二次傷害更生人。現在應該檢討這群人在監獄期間是否無法接受充分的治療,政府不應該只是要檢調去「監控、追蹤」更生人,而是轉介到勞工、教育、醫療與社福機構,整合各個體系去提供服務與輔導,不要一直把更生人塑造成妖魔鬼怪,增加民眾對更生人的疑慮。

針對監獄人滿為患的議題,法務部次長朱楠除了認同減刑不是唯一解決方法外,法務部也正朝吸毒者除刑化的法制修正方向思考;他認為,參考先進國家經驗,法制上不是把吸毒者當成罪犯,而是認定成病患。侯友宜從打擊犯罪的成本面來看,也對此樂觀其成。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王麗容直指,檢視更生保護法制,竟然沒有國家角色,政府應盡速修法,建立更生體系的鑽石保護網絡。政府也應該讓民眾了解這些獲減刑出獄者,他們的減刑是以何種標準評估,再犯率與一般期滿出獄者的比較,相關資訊應該充分向大眾披露,減低疑慮與負面觀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