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青少年普遍認為親情是幸福源泉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陸陽2007年8月30日華盛頓報導)最讓美國年輕人感到幸福和快樂的因素是甚麼?不是物質享受,而是親情和友情,這是最近一項調查得出的結論。做為家長,尤其是青少年的家長,他們非常在意如何讓子女快樂、幸福。有的家長認為,儘量從物質上滿足孩子可以給他們帶來幸福,比如,給他們買一輛新車,給他們現金等。但是,令這些青少年家長驚訝的是,許多青少年認為親情關係才是他們的幸福源泉。

美聯社和音樂電視台(MTV)最近對美國1280名13歲到24歲的青少年進行了一次聯合問卷調查。受訪者回答了100多個有關快樂感的問題,在回答“最讓你感到快樂的事情是甚麼”時,有20%受訪者的回答是“和家人待在一起”,這項答案比其它任何答案都要多。

有73%的受訪者認為,與父母關係好令他們感到非常愉快。接下來的答案是有好朋友也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接受這次聯合抽樣調查的紐約市高中生剋里斯蒂安納.約翰這樣說:“父母是我的基石。媽媽告訴我即使我做了蠢事,她依然愛我,這讓我非常幸福和快樂。”

為甚麼美國年輕人如此看重親情呢?帶著這個問題美國之音記者採訪了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研究家庭問題的政策分析師克里斯廷.金。她說:“我認為,家庭對於美國年輕人來說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為,社會學研究有力地證明,在充滿親情、完整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有可能取得不錯的社會成就。比如,他們更可能有好的學習成績,身體更加健康。這樣說的原因是,孩子從家長那裏得到支持,家長對子女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等,跟他們一起聊天、跟他們一起參加體育活動,一起外出旅遊,甚至家長跟孩子一起做家務等家庭集體活動確實能夠產生一種粘合效應。”

*心理和生理都更健康*

克里斯廷.金說,傳統基金會這個月進行了10項有關家庭問題的重要調查,包括家庭集體活動對孩子的好處等。結果發現家庭關係中的“粘合效應”可以讓子女從心理和生理方面更加健康。

美聯社和MTV的抽樣調查還發現,跟生活在雙親家庭的孩子相比,單親家庭孩子的幸福感比較低。受訪者中,年齡在13歲到17歲、跟雙親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中有64%回答說,早上起床時感到非常快樂。而這個年齡段父母離異的孩子中在清晨起床時感到幸福的比例是47%。

傳統基金會的政策分析師克里斯廷.金認為,雙親家庭中父母親之間的相親相愛可以產生一種積極的傳感效應,給他們的子女營造一種更加愉快的氛圍。

他說:“父母的關係好無疑對孩子有好處。父母培養相互之間的感情,子女從父母的做法中受到的是正面的影響,同時給子女營造了一個更加堅實和快樂的家庭環境。”

此外,有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父親或者母親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其中把母親視為英雄的占29%,認為父親是心中楷模的占21%。

調查發現,男女戀情儘管也是青少年幸福感的來源之一,但是並不一定會給青少年的生活帶來更大的快樂。另外,受訪者認為金錢也不是讓他們得到快樂的重要因素。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出席屋侖街會 美眾議員談食品玩具安全
彰化縣社會局辦青春專案宣導  成果豐碩
台嘉義縣新港國中國樂隊  將赴德國表演
美好回憶 高市青少年志工體驗營發表成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