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離家問題嚴重 每小時至少1青少年離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三日電)最新警政統計指去年(2006年)有九千四百六十八名青少年自願性離家,平均每天二十六名青少年離家,等於每小時就有一名青少年離家;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近年資料也顯示離家已是兒少失蹤最主要原因,十五年來比例從二成七二增加到七成八八;可說兒少離家情形愈來愈嚴重。

內政部兒童局與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共同發表台灣兒少離家現況報告,內政部主任秘書陳坤皇表示,內政部1998年與兒福聯盟在台中設置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有效整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十多年來的協尋成果很好,尋獲率達七成以上,但兒少離家佔失蹤比例近八成,如何預防已成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警政署戶口組組長王建中說,很多孩子一離家就後悔,七成五想回家,其中許多兒少因害怕被罵而不敢回家,離家一個月內可找回五成,他呼籲有兒少失蹤的家庭應該把握這個協尋黃金期,一失蹤就向警局分處所報案,警方也會不分轄區隨時受理。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說明兒少離家統計數據指出,失蹤兒童少年資料管理中心發現近年已有九十四起網路離家個案,在離家個案中,國中生佔五成一五比例最高;離家兒少年齡也逐年下降,出現三起九歲小學生離家案例,幸好都已找回。

兒少離家原因統計指出,每一個離家兒少都至少有兩個以上離家動機,吵架、管太嚴、不喜歡在家是前三大原因,依序各佔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三成一;另有想要獨立生活、朋友約我出去兩個原因各佔約兩成,顯示家庭互動不佳、親子管教不當、家庭氣氛不良是影響離家行為形成的程度最高。

王育敏說,比起走失、誘拐等其他失蹤原因,自願性離家的尋獲率明顯較高,達七成以上,尋獲地點四成三四在住家附近、三成五二在公共場所,顯示孩子離家初期,若能盡快在住家附近與孩子常去的公共場所協尋,通常可以很快找回孩子。

離家兒少找回來的時間統計,一週內尋獲二成九一,三十天內可找回五成三四,其中,自行回家比例四成六八,三個月內尋獲七成一六;持續追蹤返家後狀況,發現五成八三會再度離家,分析指出,回家以後,若親子溝通障礙尚未排除,五個返家孩子又會有三人因再與家人起衝突或管的更嚴而再度離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