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慎格:美應助台對抗中國殘酷封殺國際空間

標籤: ,

【大紀元1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十八日專電)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譚慎格,日前在基金會網站發表專文「美國在台灣的賭注」,強調如果美國政府真的以在全球擴展民主為其外交政策支柱,就應該協助台灣對抗中國在國際上殘酷而無所不用其極地封殺其生存空間。

譚慎格在專文中說,台灣的人口比澳洲多,國內生產毛額比印尼高,先進科技基礎在亞洲僅次於日本,是美國第八大貿易夥伴,也是美國農產品的第六大出口市場,半世紀以來一直是美國重要的國防和情報夥伴,過去是對抗中蘇聯盟的堡壘,現在是監視中國在太平洋戰略擴張的夥伴。

不過由於台灣政治人物和選民感覺到美國對支持台灣民主的承諾正在動搖,不管他們的感覺對不對,已使美台夥伴關係瀕於危險。

專文說,美台之間現在是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由於美國對台承諾不確定,台灣內部對自己國防失去共識,而美國則對台灣不重視自己國防惱怒不已。

譚慎格說,美國現在必須仔細考慮如果台灣落入中國手裡的後果。如果美國不想讓「亞洲島」併入「亞洲大陸」,美國就必須重新評估它對台灣的政策,並採取一套強化美國利益的政策。

最重要的是,華府到底是要接受北京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的說法,還是要維持前總統雷根於一九八二年所說,由台灣人民自己決定與中國的關係。

譚慎格說,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美國的政策一直就是:「台灣未被納入目前存在的任何國際安排,因此主權問題未定。」雷根於一九八二年重申了這項立場,後續的政府也都確認此立場。但近年來華盛頓官方在面對北京宣稱有權以武力收回台灣時,都顧左右而言他。

譚慎格強調,面對中國對台灣的威脅,限制僅能提供台灣純防衛性武器已經不夠,台灣必須擁有嚇阻性的攻擊能力。

譚慎格最後指出,如果在全球擴展民主真的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支柱,美國應該做三件事情:

首先是協助台灣對抗中國殘酷封鎖國際生存空間。除與台灣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之外,並應協助台灣加入國際衛生、交通、反武器擴散、反恐及人道救援體系。

其次是對台灣民主給予人道支持,不要理會中國的領土主張,公開宣佈民主台灣的存在對美國極為重要。

第三是加強台灣攻擊性軍事能力。五角大廈必須承認,維持台灣純防衛戰略代價太高,有必要提供台灣反擊嚇阻能力。

相關新聞
調查:青少年網路成癮 網路交友是主因
馬英九:目前不是談憲政改革時機
台塑集團:兩岸如三通 有助經貿往來
調查:網路交友 造成網路成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