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神戶紙巨蛋埔里再生 25日埔里桃米立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慧敏台北二十二日電)台灣第一座紙管建築──紙巨蛋(Paper Dome)二十五日將在南投縣埔里鎮移築再生。原建築是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後,由建築師(土反)茂為燒得只剩下一尊耶穌像的鷹取教會所設計。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表示,「紙巨蛋」在台灣再生,象徵台日震災重建精神的延續,也代表雙方的情誼。

2005年,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人員受邀參加阪神震災十周年「台日震災地市民交流會」,得知鷹取紙巨蛋教堂即將功成身退,提出了讓紙巨蛋在台灣再生的構想。也因此,飄洋過海的紙管即將於二十五日,在埔里鎮桃米生態村新故鄉社區見學園區舉辦立柱活動,志工將共同將五十八紙柱一一立起,完成紙巨蛋主架構。

新故鄉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表示,「鷹取紙巨蛋」預計三月可望在桃米社區完成移築再生,將做為台、日災後重建交流平台、台灣九二一震災交流平台,以及社區營造平台,辦理研習並舉辦展演活動。而整個見學園區則預計在今年「九二一」九周年時全部完工,未來將做常態性地方產品銷售、藝文表演、特展等使用。整體工程由遠東建築獎、台灣建築獎得主邱文傑負責。

廖嘉展指出,鷹取紙巨蛋在神戶完工之後不只是教堂,而且是一個震災救援基地,成為日本社區重建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橋樑;如今在埔里再生,意味著台日震後重建精神的延續,以及雙方的情誼;此外,由於紙管保存良好,移築台灣之後並無安全疑慮。

紙巨蛋紙管每根長五米,重二十公斤,為了二十五日立柱,新故鄉發起千人立柱活動,目前已募集了五百多人。至於紙巨蛋旁的附屬設施則計劃以C型鋼打造,與紙管形成「剛柔並濟」的感覺。

不過,廖嘉展表示,新故鄉社區見學區目前不足新台幣一千多萬元建設經費,基金會發起「袋子的願望」義賣活動,捐款兩千元者,可獲贈市價一千五百元的「袋子願望」禮盒組一套,內含有機醋、手工的桃米青蛙拼布別針等;捐款一萬元者,基金會還將提供兩天一夜社區見學之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