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恆均:中國電視歷史上最低俗的東西出籠了

楊恆均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訊】我不看大陸電視台的選秀節目,不是因為我不喜歡看,而是因為我都看過。這樣說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可是事實確實如此。目前在中國大陸最紅的娛樂節目以及一些熱門的讀報、脫口秀、訪談節目等等,又有哪一個節目的形式不是早在多年前就出現在美國、澳洲的電視台的?回國後,一些朋友出於好意向我推薦中國出現的各種新生事物,說得口沫橫飛,說得天花亂墜,說得信心滿滿,出於禮貌,我自然是連連點頭,可我心裡明白,目前在中國大陸出現的各種新鮮事物,有哪一個真正是新的?是中國特色的?

我還不好意思說出來,免得傷害了一些憤青的「民族」感情。曾經和一位中年「憤青」說起中國的汽車製造業,我表示了擔心,這位憤青立即打斷了我,說中國的汽車製造業發展得非常好,我不必杞人憂天。說到最後激動時,他更順手一指滿街的本田、大眾、三菱、豐田等,他提醒我睜開眼看看馬路上的各式汽車,說道,你看,這些不都是我們國家製造的?那是我們廣東產的本田,國產的佔有率都有百分之九十了,那是咱們上海的大眾,還有東風的日產,湖北的雪鐵龍,東北的寶馬……

這就是最讓我驚訝的,日本人的車子全世界都造,但只有到了中國,前面被名正言順的加上「廣州」兩字,叫「廣州本田」,而不再是日本的本田,甚至也不是中國本田,充其量是我們南方一個城市廣州的本田。可是,這些憤青不明白的是,你再怎麼叫,都不敢也不可能除掉「本田」兩個字。在世界各地的名車前面加上中國地方名稱最多能夠讓我們像阿Q一樣感到一種滿足而已,錢照樣是人家賺,技術你還是學不到。一旦小日本撤走了,不玩了,你照樣什麼也造不出來,廣東的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屁股還是坐不慣純國產的車子。

和朋友去看琳瑯滿目的中國商品也遭遇到同樣的尷尬,朋友順手拿起的小包和各種樣式的流行物品,看在我眼裡幾乎都是盜版貨,只不過有些把人家的牌子一起盜來了,有些則是安了一個中國特色的名字。就拿女式小包來說,國外設計這類包的人叫設計師,不但工資高,而且地位也不低,屬於高付出和高收入的腦力勞動。我們中國絕對是世界上生產女士皮包最多的國家,可有幾個皮包設計師?當然咱國人聰明,不會愚蠢到花大錢去聘請或者培養自己的設計師。咱只要花一點小錢從國外或者專賣店買幾個包包回來,拆開來,然後在簡陋的工廠鼓搗鼓搗,世界名牌皮包就誕生了。

同樣的道理也涉及到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我這裡就不想多說,只是提醒大家注意,我們現在所謂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還是一百多年前的德國人馬克思設計的,他的設計早被他的家鄉德國人以及歐洲人拋棄了,我們還當成法寶,用來治理13億活在當下的中國人。當然,有人說了,我們在前面加上了「中國特色」了,而且我們還搞出了不少東西呢。——哎,讓我怎麼說?這其實和在德國的奧迪、寶馬和奔馳前加上中國的某個地名是一個樣的……

現在回到主題,回到日前廣電總局的最新規定。廣電總局下文規範各種電視選秀節目。大陸的選秀起自湖南衛視的「超級女生」。超級女生剛剛在中國走紅時,我剛剛回國,當時很多朋友向我推薦,說中國的娛樂節目豐富多彩,連國外也比不上了。我當時只是輕描淡寫地告訴朋友,這節目美國也有,澳大利亞也有。我不願意說多,怕朋友誤會,以為我又「挾洋自重」了。其實,湖南衛視的超級女生和美國的「美國偶像」幾乎一模一樣,甚至連舞臺佈置和裁判的配置(以及裁判扮演的角色搭配、語氣等)的相似率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只不過,在美國播出的節目要比湖南衛視的早了兩三年。這樣說大家明白了吧,不錯,湖南衛視的「超級女生」是「美國偶像」的翻版或者盜版——取決於他們兩家是否達成了協議。

中國大陸當然很多人都知道這兩個節目相像,但我想到今天為止從頭到尾看過這兩套節目的除了少數人之外,也就是湖南衛視的那幫製作人了。所以他們才敢如此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但不管怎麼說,他們成功了。這成功應該歸功於他們原封不動地照抄照搬。

其實中國目前絕大部分成功的電視節目形式以及電視、電影本身幾乎都是照搬照抄國外或者港臺的,差別只不過在於盜版的技術高低而已。中國很多人宣傳只看外國電影,不看中國的,為什麼?他們也許說不出,但我說得出。其實只要你有時間,把西方的電影全部看一遍,你就明白了,中國迄今為止幾乎沒有任何一部電影有什麼新意。在中國要當一個電影導演,有一個捷徑,坐在家裡,把外國電影看完就可以了。

在這種氛圍中,要產生高雅的東西確實很難,弄不好就低俗了。

話說廣電總局帶頭抵抗低俗,發文限制各類電視選秀節目,雖然一眼看上去,就能得出廣電總局違反了憲法的結論,可是人家是以抵抗低俗為名,而且得到了很多網民的支持。

不妨看一下那些要抵抗的低俗節目來自何處。美國選秀和脫口秀節目不止一個,「美國偶像」只是其中之一,甚至不是最成功的和持續時間最久的。湖南衛視的成功自然吊起了很多電視製作人的胃口,讓他們把視覺轉向了更多的西方電視節目。

這樣說吧,後來在中國大陸興起的好多個選秀節目其實都能在美國或者其他西方國家的電視台找到原型,有些相似程度高到你以為是翻譯過來的。可是也有些國內電視編導就認為要搞點改進,加上點中國特色。於是就開始在引進的節目形式中加點他們的創新。結果一創新,就沒譜了,就搞得不倫不類了。

美國也有一些特別離譜的節目。例如「傑瑞‧斯普英格秀」就非一般的低俗。肯定無法照搬到中國。那個節目經常把一個男人和幾個情婦一起請到臺上,在幾位情婦都不知情的情況下,由節目主持人前美國某市市長傑瑞‧斯普英格捅破窗戶紙,然後那幾個暴跳如雷的情婦們就開始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當場在舞臺上群毆起來。主持人站在一旁微笑,旁觀不語,等到群毆的情婦們衣服撕破了,露出了奶子和屁股,傑瑞‧斯普英格才重新緩緩回到舞臺,輕聲地問:why?(為什麼?)

這是我看到的最低俗、最刺激、最能吸引眼球的美國電視節目,也是引起最多爭議的電視節目,美國多位議員曾經要想方設法禁止這個節目,不但在議會發言上群起而攻之,而且還有人搞出了遊行來抗議這個節目,但都因為有一部美國憲法在那裡而無能為力。爭論了很久還是無果而終。不過,也不是無果而終,這個節目始終沒有被禁止,但每一次爭論這個節目,美國憲法和天生人權就被強調和渲染一次。久久搞下來,讓人覺得這個如此低俗的節目實際上取得了宣揚美國憲法,提高美國人民素質的作用。

而且,爭論久了,節目雖然沒有被禁止,但收視率卻下降了,可見美國人民的素質還是很高的,他們知道自己看什麼電視,以及應該看什麼樣的電視節目。

當然,那是美國,無論從電視台的擁有還是電視節目的目的和作用,都和中國有所不同,不同在哪裡呢?

不同在於在中國主管電視的人有兩個信條,一是人民素質低,他們沒有判斷力,非常容易受到影響,被帶上歪路。二是他們根據第一條得出了結論,那就是他們壟斷在手的電視台是用來教育人民的。所以,中國的電視台就和西方的商業電視台完全不同了,廣電總局的下文也就不怕違反憲法了。

說實話,很多引進西方的節目不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包括文化背景,而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修改西方節目,搞得確實有些低俗。對於這些照搬照抄西方東西,不求進取的同胞,我一向懷疑他們的智商。例如目前中國大陸很多「國產」西方和日本的小汽車,我們國產的那些部件和設備幾乎都是人家西方人和日本人腦袋設計出來的,很少甚至沒有是中國人自己設計的,再說,你設計的人家也不用。但這些人在引進節目的時候,就肆意修改了,結果弄得低俗不堪。

消除電視節目中的低俗有很多辦法,廣電局使用了讓我最想不到的一種辦法。

廣電總局在發的通知裡有這樣的話,「主持人不得在節目中表達私人情感、好惡,不得刻意表現自己,主持言詞要簡短,不得對選手、嘉賓、評委或其他表演者使用『哥、姐、弟、妹』等私人稱謂。主持人之間不得相互挖苦、吹捧、調情。」

這絕對是我看到的世界上最滑稽也最低俗的玩意,我真不敢相信中國發展到今天,竟然有人大膽到把這些話語形之於國家的檔和規章制度!

讓我們看看吧,主持人不得在節目中表達私人感情——那麼節目主持人要在節目中表達何種感情呢?廣電總局是否給各電視台主持人一種「公家的感情」?如果沒有,節目主持人難道要弄個不帶任何感情的虛擬主持人?我又想問一句,我們中央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在說到國家領導人和英雄人物時,臉上洋溢的喜悅是私人的感情流露,還是公家的感情要求?

還有,主持人對表演者使用「哥、姐、弟、妹」有時確實讓人覺得很酸,可是,這幾個稱呼何時成了見不得人的「私人稱呼」,中國人文化中崇尚的天下皆兄弟姐妹的江湖文化,也要被禁止嗎?

我理解主持人之間不能互相調情,因為有年輕人在看電視節目,可是我不懂主持人之間為什麼就不能互相挖苦或者互相吹捧?難道你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要相敬如賓?要知道,電視節目主持人說出的話,至少有一半是在挖苦、批評或者吹捧的。你難道沒有看一下新聞聯播,整個新聞節目都是在吹捧。

廣電總局認為電視是用來教育無知的中國民眾的,於是要消除低俗,這我可以理解。可是,稍微有點常識,或者稍微願意用大腦思考一下的人都能夠看出,這次廣電總局用來消除低俗的方法可能是電視歷史上最低俗的玩意。

真是太讓人吃驚了,我一直聽說廣電總局很離譜,可是,我沒有想到離譜到這個地步。我感到,廣電總局這個通知有可能成為我們子孫後代的反面教材而載入歷史。而且,這個規定如果被翻譯成外文,勢必成為人家妖魔化中國和中國人的一個利器。我想,等我下一次出國,那些「反華人士」或者「別有用心的朋友」會譏笑著問,你們國家連電視節目主持人臉上的表情也不是私人的嗎!

也難怪中國的電視節目多有低俗之處,主管電視台的廣電總局都弄出如此低俗的通知,還怎麼要求下面的電視台?

轉自《天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電視購物 詐欺賣假鑽石
中國電視觀眾關注十大焦點 醫療居首
「超級星光大道」歌唱選秀 版圖拓展至洛杉磯
陳偉傑:大陸難民給台灣人民的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