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危及海象生存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傑生編譯)全球暖化造成每年夏天的海洋浮冰減少,危及海象、北極熊和海豹的生存環境。

美聯社報導,2007年有3,000到4,000只海象,其中大多是幼像,死在白令海峽(Bering Strait)北方的恰克奇海(Chukchi Sea)靠近俄國一側的岸上。因為海冰消失,那些海象擱淺在陸地長達三個月。

研究夏天海冰的專家說,消失的海冰不會突然失而復得。根據科羅拉多大學的國家雪和冰資料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數據,2007年夏天北極海的海冰直線下降到自1979年衛星測量開始以來的最低水平。資深研究員馬克-史瑞茲(Mark Serreze)認為夏天海冰消失的趨勢會持續下去,一直到2030年。

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服務中心將於近幾週內決定是否把北極熊列入「聯邦瀕臨滅絕物種法案」(federal Endangered Species Act)規定的「受到威脅物種」。北極熊通常在海冰上獵食和繁殖,如果必需遷移到陸地,牠們將難以生存。

北極熊的主要獵物是生活於海冰之下的環頸海豹。環頸海豹用厚實的爪子挖掘呼吸的孔道,並在冰上建造巢穴繁殖後代。在暖化影響下,這些巢穴在春天時提早崩塌,使得還未長出厚毛的小海豹容易受凍,也容易遭到狐狸、北極熊和甚至海鳥的掠食。

然後是太平洋海象,面臨至少三個問題:牠們的海洋棲所在變化中,牠們可能被迫長期呆在海岸線,擁擠在陸地上時,體弱的海象的生命就處於危險之中。

海象潛水到海底捕食蛤蜊、海蝸牛、螃蟹、蝦子和蠕蟲。一頭成年海象一天能吃200磅蛤蜊。

不同於海豹,海象無法長時間游泳。母海象和小海象通常使用浮冰作為潛水的平台,駕著它往北行動,首先在白令海北部,然後進入恰克奇海。

如果這些海象每個夏天在岸上呆三個月,牠們就無法到達近海處的獵食區域。如果海象群在夏天停留在海岸線30英哩範圍內,牠們可能過度捕食蛤蜊和其它食物。

美國地質調查中心(U.S. Geological Survey)的生物學家托尼-費雪貝克(Tony Fischbach )認為,如果海冰持續消減,海象夏天不能到食物豐富的近海水域中取食,而不得不停留在海岸線附近,這會增加許多生態壓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紅十字會:全球暖化引發天災今年創紀錄
另類暖化 耶誕老人穿短褲駱駝拉雪橇
供需失調 廉價糧食時代終結
全球暖化議題延燒 「末日旅遊」爆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