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毒奶引發國際風暴 探中國社會未來走向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9月28日下午,悉尼支持中國民主化工作平台在艾士菲天主教俱樂部舉辦研討會,主題為「看毒奶引發國際風暴,探中國社會未來走向」。會議由作家施國英女士主持,中國民聯陣澳大利亞負責人程哲、公民力量悉尼站站長胡堯、前湖北「六四」學運領袖馮海光、中國問題專家陳弘莘女士、人權活動家陳用林、中國和解智庫發起人之一丘岳首博士、中國宗教及政治受難者後援會召集人孫立勇等二十多人出席。

會議重點探討了毒奶事件深層次原因和中華民族所面臨的危機和出路。與會人士一致認為,毒奶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在專制與畸形市場經濟結合的今日中國,大規模人禍持續不斷,越來越頻繁,表明社會已經陷於深重危機。經濟上的虛假繁榮已經掩蓋不住文化和心靈的荒蕪,中華民族整體遭受嚴重摧殘。與會人士指出,結束系列人禍的唯一出路是結束中共一黨專制,盡早實現民主化。與會人士希望毒奶事件能促使更多國人猛醒,中國知識階層在此次事件中有不少人勇敢發言,但仍有大量的所謂精英繼續麻木不仁,他們必將愧對子孫後代。

造假的根源在於制度

程哲首先介紹了三鹿毒奶事件的簡單經過和最新發展。他說,中國以前有毒米、毒酒、毒肉,有毒食品層出不窮。中國社會沒有信義,沒有道德,可謂倫理全面崩潰。中國全民逐利,司法腐敗,為10%的利潤就可以下毒,置買主生命於不顧。這歸根到底是制度本身問題。

施國英說,中國全民造假從根本上講是制度上的問題。四川大地震中,到底有多少學生因學校豆腐渣工程夭折,官方迄今沒有公佈。這是典型的假冒偽劣,中共當局剛開始聲稱要追查,雷聲大雨點少,現在已經沒有聲音了。孟學農在薩斯事件中被免職,風頭一過,易地做官。中共當局對歷史造假,隱瞞真相,反右、抗美援朝、六四屠殺等等無不隱瞞欺騙。造假成了全民性的潛規則。

華文媒體編輯倪先生說,造假已經成為中國的文化,這是民族的災難。中國造假文化蔓延到澳大利亞。澳大利亞華僑華人中就有很多假僑領(實為中共線人)、假企業家。意大利的商品是信譽象徵,英國人是誠實的代表,中國人是撒謊者。中國人現在造假升級,與高科技結合,造假成為一種技能。三鹿集團被定為「國家級科技中心」,得到中國政府的吹捧、認證和推廣,實質是造假中心。造假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普遍手段。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中國造假文化的滲透。許多中國有毒原料和產品繞道台灣、香港,掛上台港的牌子出口海外。造假文化對中國人形象造成巨大損害。

記者羅娜提醒大家,澳大利亞大的超市有很多產品原料來自中國,但掛上澳洲的牌子。澳大利亞政府以前對含奶量低於10%的中國食品並沒有認真跟進檢驗,現在查出澳洲進口了含三聚氰氨的小熊餅乾。還有中國向10多個國家出口化工人造奶「奶精」。中國有毒產品毒害的不止是中國人。

陳弘莘說,三鹿毒奶事件波及整個奶業,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究竟有多少不法分子?中國政府開始時聲稱,個別奶農添加三聚氰氨,後來改口說不法分子加毒。其實最大的不法分子是中共自己。整個生產銷售都是在中共當局操控之下,三鹿是中國的政府品牌產品。她認為,毒奶事件給中國帶來三大危機:一是中國百姓再也不敢相信民族產品,二是對政府管理機制不再信任,三是不再相信司法公正。在薩斯大災中失責的官員竟可以到山西作官。中國百姓相信政府的代價是巨大的。改革開放,經濟的確增長了,但民族主義狂熱上升了。三鹿打著國家優質免檢產品的幌子欺騙國人,與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相關。北京成功舉辦奧運在國際上的影響遠遠不能與毒奶事件的負面影響相比。

孫立勇談到與一位曾經在國內做化學試劑的工友聊起毒奶事件的情況。該工友稱:他在國內時是賣化學試劑的,其中一項業務就是在飼料出售點對農民進行技術輔導,輔導農民事先往飼料裡添加青黴素一類的抗菌素。豬容易得傳染病,每天吃這種飼料,豬從出生到進入屠宰場,一生都不會生病的,但這種豬肉農民們自己是不吃的。有毒豬肉可能是中國另一個潛在的大的問題,期待大家關注。

胡堯說,許多人回中國都會病一場。中國食品幾乎沒有什麼無毒的。海鮮產品密集飼養,飼料中加抗生素、激素。用氰化鉀毒死的貓狗餵養大閘蟹。粉絲必須用吊白塊。只要不馬上毒死人,什麼手段都敢用。本來牛奶摻水就不對,現在還要高科技作假摻毒。中國的質檢部門官員最喜歡有毒食品。有毒,就有油水可撈。中共當局對改革開放的最大貢獻是對經濟少管或不管。管得越多,百姓越倒霉。中國空氣有毒,食品有毒,衣服有毒,家具有毒,到處是毒。

唯一出路是結束專制,早日實現民主化

丘岳首說,汶川慘劇剛過,又發生毒奶事件,層出不窮的悲劇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深層的制度原因。子民公民化需要一個過程可以「慢慢地著急」,但制度民主化卻是中國問題的當務之急。我相信中共許多高層官員也看到問題所在,他們也喜愛孩子,但在目前的制度下他們無能阻擋毒奶這樣的罪行。如此大規模地傷害兒童如果發生在澳大利亞,絕不是撤辦幾個官員就能了卻的事,可能整個政府都得改選。澳洲的政客為了爭奪兒童父母的選票,出台了無數照顧兒童的政策,並不是他們特別地喜愛孩子,而是先進的政治制度逼迫他們不得不關照孩子。制度比人強,民主制度是人類的智力所能夠設計出來的最普遍最有效使公權力的行使受監督制約的制度。對於為謀利連兒童都敢毒害的現狀,光強調道德重建是不夠的,關鍵在改制。起碼要立即試行縣市一級的直選,建立真正有效的相互監督機制,讓不同的政治力量有公平競爭的機會。

陳用林說,中共統治中國半個多世紀,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民族災難,許多知識精英遭到屠殺和迫害,百姓被洗腦,民族文化和精神被徹底摧毀。有人說中國在逐漸進步,他看到的是思想的倒退,道德的淪喪,民族失去靈魂。中共洗腦教育使中國的思維是扭曲的。中共每次總能把一場場人禍轉化為自身執政的新的道德資源。他認為,要拯救中華民族,必須結束中共專制。目前,可以從精神覺醒方面著手:一是推廣宗教信仰。一個多數人沒有宗教信仰的社會是沒有道德底線的。二是提高國民的人權意識。三是知識階層要鼓起勇氣,學習楊佳精神,挑戰專制。這個民族一直跪著哪有出頭之日。

馮海光表示,毒奶事件起源於中國畸形的市場經濟。中國政權是權力本位,一切都是為了穩定中共的統治地位,民族主義也是為中共專制服務。中國人人為錢,為GDP增長,是中國當局默認的。當局對四川大地震不進行反思,反而進行消音。他相信,這給中國人民敲響了警鐘,為中國下一步改革提供了災難性的契機。慈禧太后還要搞立憲,中共卻連探討政治改革的姿態都沒有。災難是專制統治走向滅亡的重要過程。

華人李先生說,中國的問題是何時揭竿而起的問題。中國政府完全喪失信譽,明知牛奶有毒,為了奧運宣傳,故意拖延三個月才被逼公佈真相。中國孩子的生命不值錢。四川地震明明有預報,卻不通知百姓,還要闢謠,人民生命被視如草芥。因此對中共政權不是改良問題,而是要徹底地予以否定。

陳弘莘認為,悉尼民主平台可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為國內百姓爭取言論空間方面。她說,以前有很多人把中國的希望放在中產階級的擴大和發展上,中產階級承擔公信力和傳播公德的角色。但毒奶事件後,她發現中國的所謂中產階級是完全不可信任的。三鹿集團的專業階層失去了良知。

施國英說,輿論監督十分關鍵。經過1100多道檢測程序,竟然沒有檢出毒來。但奧運會用奶就無毒。真的是「寧贈外邦,不予家奴」!9月11日上海一位記者首次提及三鹿,才引出這個爆炸性新聞。媒體監督很重要,爭取媒體自由是中國民主化的第一步。有了媒體自由,官府和奸商就不敢為所欲為。

研討會歷時3個半小時。

二OO八年九月三十日

悉尼支持中國民主化工作平台供稿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毒奶事件爭議  劉兆玄要求對岸道歉
李元龍:毒奶事件,還有誰該「下櫃」
台衛署邀消保官學者研討三聚氰胺檢驗標準
蘇煥智:乳製品檢驗符合縣府規定 才准上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