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金融體系 中東各國砸鉅資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曹宇帆特拉維夫二十三日專電)美國信貸危機掀起的風暴猶如海嘯席捲全球,各國人人自危,中東地區國家展開搶救金融機構大作戰,紛砸鉅資挹注金融體系,輸血防失血。

冰島瀕臨破產震驚全球,據「土耳其工業開發銀行」評估,資金不充裕及體制不健全的金融機構處境將更艱難,銀行間的併購風或倒閉潮正要開始,「明年是金融風暴衝擊銀行業的最高峰。」

不想成為第二個冰島,中東各國紛紛大手筆斥資,開始著手搶救處於崩潰邊緣的銀行等金融機構。

其中環波斯灣的海灣六國,包括巴林、卡達、科威特、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沙烏地阿拉伯,六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七千億美元。

但遭逢金融風暴的重創,總計年初至今,海灣六國的股市市值已蒸發三千四百四十億美元,六國中股市規模最大、油量蘊藏最豐的沙烏地阿拉伯,隨即宣布挹注金融體系三十億美元。

科威特央行至今已砸下科幣一億第納爾(約新台幣一百二十一億八千九百萬元)挺住銀行體系,並打算再賣公債五千萬第納爾(約新台幣六十億九千四百五十萬元)。

負責經管科威特主權基金的「科威特投資局」另打算出售十五億第納爾,作為捍衛股市的子彈,以備情況有變隨時進場護盤。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因杜拜塔、人工棕櫚島等動輒規模破數百億美元大型開發案,預估外債規模已達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六十,被點名極可能成為下一個冰島。

為支撐資本市場需求,阿國財政部近斥資阿幣七百億迪漢(約新台幣六千二百七十九億元)挺住金融體系,其中二百五十億迪漢已於二十一日核撥。

由於近來市場有傳言指稱,投資客近來紛從埃及金融市場抽腿,不少財經專家評估,埃及貨幣恐將於明年起貶值,埃及央行近來捍衛金融秩序的態度轉趨強硬,擬砸五億美元(約新台幣一百六十億元)備戰。

儘管以色列央行總裁不認同政府收購金融機構為長治久安之計,不過經財政部、投資局與央行組成的專案小組,經評估後決定,將由政府備妥以幣六十億謝克(約新台幣五百一十一億八千萬元)。

再加上依據現行法令規定,銀行資金可挹注金融市場最多可達三十億謝克,兩筆總和近百億謝克(約新台幣七百七十億元)的資金,可使以色列金融機構與民眾安心。

為重振民眾對銀行與金融機構的信心,中東各國的中央銀行與有關單位,皆採取必要手段,包括建立緊急調度基金、降息等,確保民眾的權益,更期盼能力挽狂瀾持續走跌的股票市場。

相關新聞
何懼金融危機  美總統競選捐款源源不絕
共體時艱  菲政府民間共籌677億元活絡基金
金融風暴籠罩  肯亞保險業力推與銀行結盟
應付金融危機  布希11/15華府舉行世界峰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