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經典音樂】 蕭邦鋼琴曲 文明戰勝邪惡

人氣 30
標籤:

【大紀元10月30日訊】一雙修長、優雅的鋼琴家之手,在鍵盤上瀟灑地起伏、流動,肖邦(F. Chopin)醉人的小夜曲穿過凝重的波蘭上空,納粹德國的機炮聲越來越近,藝術家的手在倔強地飛舞著,音樂在試圖壓倒隆隆的炮火聲,但它終於被一顆炸彈淹沒了。這是1939年9月納粹進攻華沙,斯茲皮爾曼彈奏的肖邦升C小調夜曲成為波蘭電台播出的最後一支樂曲。

根據波蘭猶太鋼琴家斯茲皮爾曼(Wiladyslaw Szpilman)的紀實回憶錄改編的電影《戰地琴人》(The Pianist),從開頭到結尾都在真實再現了男主角經歷的那場使他失去了全部親人的令人觸目驚心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它囊括了法國、英國電影協會、坎城電影節以及2002年奧斯卡等多項國際大獎。

影片的結尾是1945年波蘭獲得自由後,波蘭電台播出倖存的斯茲皮爾曼彈奏的6年前被迫中斷的同一支樂曲。在飽受戰火摧殘、歷經生命淬煉之後,從鋼琴家指縫幽幽流出的蕭邦鋼琴曲的旋律,那也是文明戰勝邪惡的宣言。

蕭邦的鋼琴曲是每一位鋼琴家都想征服的,他的作品除了炫技之外,還蘊含著情景交融的無解魔力。他將鋼琴的可能性發揮至極,不論是大膽的和聲運用、形式的擴充或嶄新曲式的創造等,都展現他獨到的敏銳創意及風韻。他獨特的演奏風格兼具精湛的技巧與深刻的內在感情,那抒情詩意的優美旋律、細膩的音色變化、高貴優雅而隱含騷動的氣質臻於至善,結成豐沛的樂思凝成的無數晶瑩剔透的永恆珠玉。

蕭邦音樂呈現極度的美感與動人的力量,鋼琴家魯賓斯坦曾說:「蕭邦是鋼琴的靈魂,是鋼琴的吟遊詩人。…他與鋼琴原是一體。」深受蕭邦才氣震撼的作曲家舒曼也曾說:「他的音樂是隱藏在花朵下的火炮。」

肖邦1810年生於波蘭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從事教師工作,母親是波蘭沒落貴族後裔。蕭邦一生前二十年是在波蘭度過,後二十年則生活在法國,波蘭和法國對於蕭邦的性格以及作品風格都具有相當程度影響。這位浪漫主義早期的作曲家,一生雖然僅短短的39年,卻為人類留下了相當數量的藝術珍品。他是唯一的以鋼琴為創作中心的大師,全球最權威的鋼琴比賽就是波蘭肖邦鋼琴大賽。(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ICE在紐約等地逮捕6名ISIS恐怖分子嫌犯
大麻臭味引鄰居舉報 紐約華男種兩千株大麻被捕
法拉盛六旬騎單車華婦被撞亡 「交通替代」指出交通安全隱患
坐監賣黑槍 24歲男獲釋又被捕 紐約地檢起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