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暗藏三大惡性循環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7日訊】(大紀元紐約綜合編譯報導)現在的全球金融風暴影響範圍既廣且深,其規模大到令人難以理解。換個想法來看,也許較容易明白:每個金融風暴至少都會有一個惡性循環,就是一樣事情惡化,又觸發另一樣事情,使情況更糟。

今日的金融危機至少包含 3種惡性循環,這些循環本該由政府所提出的紓困計劃來矯正。每日有關金融風暴的新聞多如天上繁星,要如何才能釐清報導?而近來的事件中到底是意味著市場將走出谷底,抑或是另一個惡性循環。以下是《CNNMoney》提出的 3大市場惡性循環。

一,市場信心。所有的銀行及保險機構,都需要靠市場信任它們會長期保持良好狀態來支撐。即便是最聲譽卓著的機構,也無法立即在最短時間內償付其擔保,但只要市場相信機構運作狀態良好,也不會被要求做上述舉動。這就是為什麼一點點基礎的缺陷,會使整個機構崩毀。已喪失市場信心的金融機構會被快速擠兌,更加速了毀滅速度。

二,去槓桿化。很多金融機構檢視自身後,結論就是它們舉債太多,槓桿比例過高。因此它們打算清還債務,殊不知這只會使情況更糟糕。為了要清償債務,大家都趕快販賣自身資產。如此一來,市場供過於求,導致自身尚未賣出資產的價格下滑。這導致金融機構就算清還了一些債務,舉債比例還是沒改善。因此它們得繼續賣出更多資產,又進一步使資產價格探底。

三,房市。既然現今所有金融風暴的根源來自於房市,除非房價觸底,不然市況不會好轉。以現況來看,房價仍在下行階段,且現在的房價跌勢是由更糟的惡性循環推動。現在房價持續探底,買家會等到價格更低時再買。而所有賣家都急著想賣,也更助長房價下挫之勢。

要如何才能打破這些惡性循環。在經濟世界裡,除了政府出手干預似乎別無他法。1930年代的大蕭條就是靠新政才得以結束,而現在史上金額最大的7000億美元紓困案依然情勢未明。值得注意的是,要是全球市場喪失對美國政府之信心,那將是另一個惡性循環的開始,也會是美國最不願意面對的惡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星期專訪》劉憶如︰高估親中效益 馬傷台灣經濟
金融風暴波及富豪 美法拍豪宅數量激增
明年恐有更多銀行倒閉
台調查:8成2中齡上班族擔心職場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