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基金規模 縮168億美元

標籤:

【大紀元11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廖千瑩/台北報導〕油價一路走跌,這兩天一度摜破每桶55美元,累計7月回跌迄今,油價跌掉了62%,當然也拖累了能源類股,同時更讓上半年很風光的資源基金,下半年從雲端墜落,並且算一算7月以來短短四個月,22檔資源基金規模已遽減約168億美元。

近三個月 平均跌幅四成

油價大跌,資源基金優勢立時反轉,國內幾檔資源基金的經理人「冷暖在心頭、感受深刻」,下半年起,隨著油價頻往下探,不但詢問度大減,每天還得緊盯著油價、國際總經等數據變化,調整相關持股,壓力倍增。

依照資源基金績效的統計,上半年表現一枝獨秀的資源基金,近三個月平均跌幅近四成,今年以來平均跌幅已近五成。其中包括德盛德利全球資源產業基金、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等,摔得尤其重,今年跌幅已經超過六成之譜。

但如果只看近一個月的績效,資源基金表現為兩極化,表現優異的如百利達全球資源基金、法興全球能源股票基金等,近一個月報酬率上漲超過一成;相反的,表現差一點的如貝萊德世礦基金、摩根富林明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等,近一個月的跌幅還是超過一成。

資源基金因為績效摔得不輕、投資人贖回的結果,規模也明顯縮減。投信基金部份,匯豐全球關鍵資源基金、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因為先前募集規模較大,在這波油價下跌後,規模也縮減相對較多。

境外基金部份,以貝萊德世礦基金近四個月規模縮減105億美元最多。

長線投資 操作保守為宜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張正鼎表示,經濟衰退,加上中國經濟放緩可能降低原油需求,油價下跌,即使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考慮減產,應該還是無法改變油價弱勢狀況;不過,等到景氣一回溫,資源產業相對更具有反彈空間,建議投資人還是可逢低規劃長線投資。

匯豐中華投信認為,目前看不到市場對原油出現實質需求,加上強勢美元也讓油價承受壓力,因此,能源產業雖然長線還是看好,短線因油價續跌,建議投資人不宜躁進,投資操作以保守為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家:房市去庫存政策難解中國開發商困境
香港甲級商廈空置率達九成 深圳低租金搶客
中國出口增長但進口大幅收縮 經濟前景不明
波音星際客機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