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舉債發券829億 全民買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歐祥義、鄭琪芳/特稿

全國人民拿到的三千六百元消費券,錙銖毫釐都是出自所有納稅人的口袋,預支消費自己的錢,不知有何值得高興之處?

莊子中有篇朝三暮四的故事,用來形容消費券的發放是再貼切不過。養猴人分栗子給猴子,最先說是早上三顆、晚上四顆,猴子聽了很生氣,養猴人立即改口說,那變成早上四顆、晚上三顆,被愚弄的猴子認為早上分得的栗子多一顆,因而心滿意足。其實每天七顆的伙食總量並未改變。

政府用舉債方式來發放消費券給全國人民,看起來每個人好像憑空獲得三千六百元,可作為生活消費開支,殊不知這筆帳還是掛到國家總債務上頭,未來還是得由每位納稅人平均分攤償還。

政府決定發放消費券,民眾及企業界多樂觀其成,但這並不是政府的德政,羊毛出在羊身上,錢還是要納稅人來出;財政部官員表示,發放消費券所需的八百二十九億元預算,原則上以舉債為主,將提出特別條例以排除預算法及公共債務法的限制。

根據財政部國庫署統計,今年底中央政府未償債務餘額將達三.九兆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 )比重三十.一四%,政府舉債空間只剩下一兆多元,只要政府一年舉債三千多億元,三、四年後就會達到舉債上限。

三、四年後恐達舉債上限

近來政府持續宣布減稅措施,尤其遺贈稅、營所稅等富人稅都要大幅調降,加上大膽舉債發放消費券、推動公共建設等,外界擔心政府財政狀況將會惡化。

仔細剖析發行消費券的決策動機,說實在還是馬政府炒短線的心理作祟,就像莊子中的養猴人一樣,用愚弄人民的手段來掩飾自己執政的無能。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