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工漲價 醞釀全球通膨風暴

人氣 1

【大紀元2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胡立宗/特譯)中國在過去十幾年間靠著低廉的人力及原物料成為世界工廠,但這股趨勢在接下來一兩年間可能出現改變。中國實施勞動新法後人力成本上升,又取消外商出口稅負減免以打消鉅額貿易順差,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攀高、美元走弱以及中國黑心商品導致安檢趨嚴等因素,企業界人士預期中國製玩具、衣服、鞋子及其他民生消費品在二○○八到2009年間價格可能至少上漲十%。

中國製造 恐漲一成

紐約時報及國際前鋒論壇報指出,美國政府的統計數據已經顯露漲價走勢:中國製商品的進口價格已經從2007年5月開始連續八個月上漲,相較於過去多年來的價格低廉,漲勢相當明顯。雖然去年一整年的漲幅僅二.四%,但分析師指出,價格走勢突然轉變讓人憂慮,而且跡象顯示以後還會有更大的漲幅。

從通縮輸出 變通膨輸出

瑞士信貸經濟分析師陶冬表示,中國一直是世界工廠,也是高漲原物料價格與低廉商品價格間的緩衝閥,「但蜜月期已經結束,商品價格將會上漲」。

中國製產品佔美國人均消費性商品開支比例雖僅七.五%,但中國商品某些項目佔壓倒性優勢,如八成的玩具、八成五的鞋子及四成的衣服都產自中國。 未來,漲價風潮將使世界同受壓力,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市場,未來都將因為中國商品價格上漲而承受更大的通貨膨脹壓力,彷彿通膨已成為中國最新的外銷商品。

生產鏈轉移 尚需時間

這股漲價壓力難以消弭的原因包括,成本上升使廠商的利潤變少,如果要維持企業運作就只有調整售價,而增加的價格要不是由批發商吸收,要不就是直接轉嫁到國外消費者身上;雖然廠商可以透過轉移生產線到中國內陸或越南及印尼,但整廠搬遷除了所費不貲、耗費時間,還要從頭調整供需鏈,並非廠商想搬就能馬上成真。

廠商自救 只能調漲價格

全球第二大玩具製造商孩之寶的董事長哈森菲爾德就說,「情勢簡直就是個完美風暴」,「我們的勞工成本上升,而且勞力出現短缺,塑膠價格狂飆,而且還要多做安全測試」。他說,唯一的可能就是讓玩具價格上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香港甲級商廈空置率達九成 深圳低租金搶客
中國出口增長但進口大幅收縮 經濟前景不明
波音星際客機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
中產階級——中共經濟衰敗的最大焦慮群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