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兩會」:「皇親國戚」的大舞台

陳破空

標籤: ,

【大紀元3月13日訊】大暴雪之後,一年一度的中共「人大」、「政協」兩會,又在北京粉墨登場。

當局財政預算出籠:在「民生」話題的掩護下,軍費連續第20年暴漲,漲幅17.6%,比上年增加623.79億,全年軍費開銷達4177.69億,高于各項民生支出,繼續成爲各項開銷中的龍頭老大,諸如「三農」、醫療、教育、文化、科技等,統不能望其項背。針對國際質疑,當局用一句「補償性增長」來解釋,聲言是「彌補國防基礎薄弱的補償性增長」。可以聯想的是,當談到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當局決不使用「恢複性增長」,即在30年人爲破壞的基礎上(1949至1979),呈現的「恢複」。對當局而言,經濟增長,需要炫耀;軍費增長,則需要掩飾。故表述各異。

與此同時,胡錦濤對「台獨」伸出橄榄枝,聲稱「對『台獨』也要團結」。有人看不懂,以爲中共緩和調子,是怕影響即將發生的台灣總統大選。事實上,中共大舉擴軍,始于1989年(「六四」屠城之後),本爲強化其統治,增加對民衆的威懾力和政權的安全感,但卻以「反台獨」爲名。今年初,台灣國會選舉,統派(泛藍)獲壓倒性優勢;接下來的總統選舉,如果統派(馬英九)繼續勝出,在台灣,「台獨」聲勢可能式微。中共産生新的焦慮:兩岸間,統獨話題可能降溫,民主與專制話題則可能升溫;更要緊的是,中共擴充軍備,或恐失去借口。胡錦濤「對『台獨』也要團結」的說法,實際有爲謝長廷「拉選票」的意思。充分暴露中共「反台獨」的虛假和虛僞。

新科「政協委員」、中國首富張茵,提案要求爲富人減稅,激起波瀾。網友炮轟張茵戴著「公共利益的面具」,只爲富人說話。然而,張茵代表富人參政,自當爲富人代言。問題在于,「兩會」的代表結構和代表性。比如,代表2億農民工的,只有3名代表(且不知這3名代表從何而來)。充斥于「兩會」的,除了中共官員、軍頭、富商,還有十足花瓶的影視名人。這些人,在「兩會」中是大多數,所代表的階層,卻是極少數。這正是當前中國的政治生態:特殊利益集團把持和壟斷了中國政治和權力。

本屆「兩會」,出現了若幹「批評」和「異議」。比如,若幹政協委員聯名要求廢止「一胎化」政策;又比如,湖北人大代表葉青和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質疑財政部報告。該報告稱,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爲5.13萬億元,但葉青和周天勇卻指出: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實際高達9萬億元,其他錢都跑到哪裏去了?同時建議將財政預算編制、審計和監督的權力移交給人大;另外,「政協委員」、香港影視明星汪明荃,「大膽建議」當局發還香港「泛民主派」的回鄉證。

這幾樁,聽起來,都頗有新意,甚至有點像「異議人士」的聲音。但極有可能的是,這是當局與代表們合演的「雙簧戲」。因爲,這些話題,畢竟無傷「一黨專制」的大雅,卻可以制造「民主議政」的假象。而「不能提」的話題,就「沒有人提」
。比如,當局規定要「降調」的政改話題,代表和委員們,就自覺不提。葉青等人言論,與其說是「批評」,不如說是作秀。

至于發還香港民主派回鄉證,大概是奧運將至,中南海想邀一些香港民主派人士前往北京觀禮,營造「和諧」場面,做給國際上看。自己不好開口,只好讓汪明荃「提案」,來個順水推舟。汪提案時,不忘一個「泛」字,指的是「泛民主派」,當局便大可從容挑選幾個不太「刺眼」的。

「兩會」期間發生的另一樁咄咄怪事,就更像演戲。那便是被當局報導、渲染得煞有介事的所謂「客機恐襲案」。當局宣稱:3月7日,一架從烏魯木齊飛往北京的客機,險遭恐怖攻擊,但機組人員及時發現和制服嫌犯,客機緊急降落蘭州,乘客和機組人員盡都安然無恙。

當局指控境外「疆獨」組織制造了這起「客機恐襲案」,但遭到後者嚴辭反駁,指中共「栽贓」。當局大肆炒作,卻未能公布相關細節和證據。極可能的是,爲了給自己在奧運前後嚴加安保、壓制人權的行徑找一個說法,中共當局故意誇大、炒作「疆獨」恐襲話題,以混淆國際視聽。

該次「兩會」的另一個「熱門話題」,是「大部制」,即國務院機構調整,據說是合並一些部門,並在各部門內形成決策、執行和監督的「三權分立」。這個被熱炒相當一段時間的「大部制」,結果出爐後,卻令人大失所望:部級機構只減少了4個,加上新設機構,國務院組成部門,僅由28個,變爲27個。出面公布這一方案的,並非主管政務的李克強,而是主管黨務的習近平,泄露中共「以黨管政」的老舊思維。

「紅色後代」大舉卡位,升官晉爵,才是本年度「兩會」的最大看點。這是繼去年秋天召開的「十七大」之後,「太子黨」或「高幹子弟」們的又一波「大躍進」。他們紛紛成爲「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隨後,又紛紛「當選」「國家領導人」,諸如「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之類。朱德的孫子朱和平與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甚至上演了一出新版「朱毛會師」,不是在井岡山,而是在人民大會堂,兩人同是「解放軍大校」,又同時成爲「全國政協委員」。

「太子黨」中,俞正聲領上海,汪洋督廣州,博熙來戍重慶,王岐山守北京,習近平坐鎮中南海……其他大小「高幹子弟」,均各有高低不等的封賞。好一幅世襲封王圖!前些年圈地征地,近些年分封疆土,這便是中共集團權力分配和利益分贓的的完整路線圖。在當代中國政治進程中,不要說民間與在野力量被排除在外,就連中共內部,平民出身者,也不得信任和重用。看來,從古至今,專制者本性一律,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只有「皇親國戚」,才是靠得住的自家人。@

──原載《 自由亞洲電台》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陳破空:喜聞神州推門聲
李天笑:胡錦濤伸橄欖枝謝馬通吃
「大部制」雷聲大雨點小 于幼軍傳免職
【熱點互動】胡錦濤為何向「台獨」招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